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安全无小事

发布时间:2023-11-11 09:11:17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汕有句俗语“平安当大赚”,意思是人、家庭、企业等没有受到什么伤病或意外事故,这一年平平安安就当是大赚钱了,也是普通人的共同愿望。

然而,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的人在道路上开摩托车、电瓶车时打电话及发微信,单手驾车,或遇道路崎岖、雨天路滑,可能对周边交通状况态势判断不准,稍不留神,这马路杀手就来,即使暂时不出现事故,但形成习惯后,不仅对自己不利,于别人也可能成为威胁,是事故的隐患。与开摩托车和电动车相比,汽车司机打电话、发微信更隐蔽些,有时此种意外也发生得让人匪夷所思。在市区普通道路,某天早晨有位女士驾驶白色宝马车撞上路边的隔离栏杆,且车在隔离栏杆上面,正常情况下驾驶技术再好也开不上去,可就在发微信的时候发生了类似难以理解的交通事故。若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也有打电话和发微信的习惯,发生事故的概率将大大提高。

有的人经常在韩江里游泳,算是熟悉水性的,但也会发生溺水事故。假期有些不会游泳的中小学生,对江岸及水流的情况不熟悉,到江河边玩不小心掉进水里,同伴看有人落水,救人心切,忘记自己不会游泳,造成多人落水溺亡的惨痛事故,潮州有句俗语“好教仔学游泳,不能教仔爬树”。即使会游泳,特别是在江河、大海游泳,也要带足安全设备、救生物品,是常识的事。没有穿戴合格救生衣、带救生圈,遇到险情则难以自救。即使穿救生衣,没有正确规范穿戴,也可能产生危险。

如广东某旅游海域一女士坐摩托艇出海体验海上风光,简单穿上救生衣但没有系上救生衣安全带扣,摩托快艇在海面上发生碰撞事故,造成人员掉落海里。而该女士因救生衣没有正确穿戴系紧,落水后救生衣上浮,救生衣上面的绳子勒紧这位女士的脖子,而且因不会游泳双手乱舞,使自己的衣服及救生衣在水中挡住口鼻,双重影响下,等附近救援船赶到捞起她时已经没了呼吸。救生衣等安全设备是用来保平安的,安全措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这些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按安全规范和标准要求做,才能起到安全保障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交通的发展走在前列,特别是路桥发展飞速,使得江上的渡轮较快地减少,观察了一些渡轮作业,乘轮渡的人较少人注意救生衣存放位置,以及如何正确穿救生衣,万一有险情,乘客可能不知所措,平常要做安全宣讲,多些演练,将祈求平安落到实处。

现在城里人们空闲时喜欢到大山里游玩,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自己。山区里的植被好,应季瓜果蔬菜种类多,采摘些没有喷农药的花果,拍拍照发发朋友圈。人喜欢的东西,动物也喜欢,果树基本没有喷农药,因而树上常有蚂蚁窝或蜂窝,不小心碰到蚂蚁窝往往会引蚁上身,在身上的蚂蚁可能咬人,使人难受,如遇到毒蚂蚁,重则可能危及生命;若是被蜂叮着,其叮针及毒性比蚂蚁还厉害,被叮着将更加痛苦。因此女同胞更要自我保护,多穿防护衣服,避免站在有蚂蚁或蜜蜂窝的附近。万一蚂蚁或蜜蜂进入自己衣服里面,应及时抓掉拍掉,情况严重者应及时就诊,到大山游玩时尽可能选择安全地带,也要随身携带些必要的药品。

关于电瓶车的充电,目前还是属于存在危险问题,常看到电瓶车充电引起电池爆炸或着火的意外事故新闻。认识的人中有位自己有家小型工厂,夜里工人的电瓶车在厂区车间内充电,因充电电池爆炸引起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到厂区,幸好邻居发现早且报警,工厂才不会全部烧毁,造成不小的损失。电瓶车长时间充电有引起爆炸或火灾的风险,这些危险源业主是知道的,然而没有设置一个远离厂区的区域专门用于电瓶车充电,也没有安全人员在旁边看守,或者安装着火警报器和灭火器。倘若充电电瓶车周边没有易燃物品,即使是着火也不至于快速蔓延,只是电瓶车损毁而已。厂区要将按要求配置防火设施设备,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任何事故发生都离不开人、物、环境因素,有时是多因素造成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出行、工作过程中,遵守安全法律法规,提升个人的安全意识,加强必要的安全防范和保障措施,才能确保平安。

安全无小事,期望每个人都平安。

(陈合茂)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詹树鸿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