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22 21:21: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年来,区司法局以抓好重点人群服务和管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推进普法依法治理为工作重心,积极探寻司法行政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接点,不断创新司法行政工作,助力平安潮安建设。
温杯、高冲、低泡、闻香、品茶……在茶艺培训讲师的指导下,社区矫正对象逐步掌握工夫茶冲泡技巧,在茶香中洗涤心灵,反思悔过。
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股股长 佘煜桐:此次组织茶艺培训,既是技能培训,也是文化教育,旨在让社区矫正对象提升茶艺技能的同时,在茶的浓与淡中感受苦与甘,在茶道中感悟人生得与失,珍惜眼前,弃旧图新。
茶汤温婉,滋养心田,润物无声,区社会矫正中心不仅利用非遗文化感染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灵,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VR沉浸式专题教育等设备,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矫治。
区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股股长 佘煜桐:近年来,潮安区司法局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矫正业务深度融合起来,着力打造“智能监管、资源共享、流程统一、特色帮教”的智慧矫正中心,全面深化“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
茶文化的“活用”不只在社会矫正工作上,还引入调解当中,这便是潮州市大力推进的“茶文化六步调解法”。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我区广大人民调解员以茶为媒,以礼相待,从情理法入手,耐心与当事人释法明理,纾解心结。一桩桩矛盾纠纷在茶香四溢中圆满化解,实现了“乡里矛盾乡里解”。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陈跃:首先通过“识茶”“醒茶”的方式甄别矛盾、追根溯源,摸清当事人发生矛盾的原因。而后通过“泡茶”“斟茶”,以公平公正的心态平息双方情绪,以《人民调解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来把握调解分寸,最后通过“敬茶”“悟茶”的方式,找准矛盾双方的平衡点,让双方在相互“敬茶”中以礼相待,互相让步,在茶香中“悟茶”,达成调解协议,纾解心结。
除了积极运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区司法局还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起一批具有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因地制宜开展调解工作。其中,古巷陶瓷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案例今年入选全国百佳商会调解案例,这是全省入选的四个案例之一,也是我市唯一入选的案例。
古巷陶瓷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 陈少君:本次入选全国百佳的案例是一宗涉及企业间外观侵权的纠纷,在调解过程中,我们采取“背靠背、心贴心”的调解方式,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来化解矛盾,经协商后,双方都同意接受调解方案,纠纷案件得到了迅速有效的解决。
据了解,目前我区共有各类调解组织499个,其中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2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4个。今年来,全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案件749宗,调解成功率达100%,调解协议涉及金额约1248万元。
区司法局基层工作管理股股长 章丹萍:近年我局在行业协会挖掘专业技术过硬的能手参与调解,并吸纳了一批德高望重的乡贤作为调解员,通过借助民间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往往更容易取得当事人的认可,让专业的人化解行业纠纷,让熟悉的人化解身边矛盾,可以提高纠纷化解精准度,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此外,区司法局还创新普法宣传载体,将法治文化与非遗文化相结合,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法治观念。
区司法局法制宣传股一级科员 彭维玲:我们融合法治和非遗文化进行普法宣传,目的是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之外,通过沉浸式、互动式体验,近距离感受潮绣、剪纸等潮州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好地将法治精神植根学生心中,增强学法兴趣,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区司法局表示,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的优势,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为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区司法局副局长 杨畅:接下来,潮安区司法局将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服务民生为重点,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聚焦突出问题、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全方位加强排查,“清零”各类风险隐患,筑牢和谐发展“稳定墙”,为平安潮安、法治潮安建设贡献司法行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