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深山药根香

发布时间:2023-12-19 09:59:11 来源:潮州信息网

山高云远,清新澄明。山连着山,层层叠叠,云卷如棉,堆积于远方道路之前。车奔驰在宽敞黑亮的柏油路,越过一片又一片的田野,穿过一个又一个的村庄。现在的农村村道,已铺得平整畅顺、纵横交错,行驶于冬日空旷明媚、人烟稀少的山村,呼吸着湿中带甜的空气,心中悠然畅达,实是舒适轻松。

我们在清晨出发,向山中疾驰,准备上山寻药挖根。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日的药草,果落叶凋,营养蕴藏于地下根茎,准备越过漫漫冬季,待到来年春日,萌发生长。春花夏叶秋果冬根,这是采药人采药的自然规律,对于采药根,必择冬时,才能让药性发挥最大效果。

车至山下,停车步行。这是在一个山林里,于此工作的同学带着我们三二人,缓缓向深山迈进。山路崎岖,两旁的树木虽是冬季,却依然露染苍翠,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惊呼我们的到来,干扰了它们的安宁。穿过一片林海,越过道道山坡土坎,我们的脚步声踏破落叶的休眠,惊醒一只小鸟鸣叫疾飞,匆惶远去。

冬日寻药挖根,小时于一个叫上林的乡下,便多次与爷爷上山。爷爷虽是一介农民,但识得草药药性,平日家人偶染风寒肚痛,基本都是他采草药煮汤温服而愈。依稀记得与爷爷上山,那是饶平石壁山山脉延伸的石门岭一带,爷爷肩扛锄头,锄头长柄上挂着簸箕,大步流星地走着,我在后面一颠一颠地小跑。当年爷爷教我识的草药,现在大都忘记了,只记得一味叫“鲎壳刺”的植物,露在地面是藤状,有硬刺,叶厚似银圆,椭圆形,根呈纺锤形,外皮黄褐色,内部黄白色。多年后我才知道,它的学名叫“拨契”,也叫“金刚根”,是中药里有的,能清热、利尿、消肿的功用,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肾炎水肿等疾病。爷爷当年喜欢武术,采的药根大多用于治疗练武受伤积痛,也有强筋壮骨的。记得爷爷当年曾用药根泡醋,味道酸溜溜的那一瓮,黑黑的东西让我记忆犹新,因为爷爷再三强调只是外搽,有毒不能内服,否则会死人,吓得我碰都不敢碰。爷爷泡的药酒,更多是可以喝的,除了他平时喝点,大多是赠予近邻族亲,一位族弟曾手骨跌断,爷爷赠其一瓶药酒服用,后来族弟曾跟我说,跌断那只手的力气不次另一只手。

少年跟师学医,父亲曾带我及他另外两个学徒,骑自行车 30 多公里到饶平中部最高的山峰——鹤山去挖药根。那时没有水泥公路,沙土的公路也是顺山势而筑,所以路道崎岖,山道弯弯,山岭层层,加上骑自行车的长途跋涉颠簸,人至山下已觉疲累,只得在临近村庄将就了一晚,翌日一早才上山。鹤山虽高,但登鹤山对于我们总是早晨登山运动的人毫不艰难。当年鹤山山下树疏,山上光秃无树,有矮生植物,遍山小石块。当年在山上寻得多少药根,现在都已经淡忘了……

我们边走边摸索,眼观四方,仔细辨认每棵地上长出之物。冬日的山坡披着一层厚厚的落叶,植物长得参差不齐,枝藤交缠,枯叶与杂刺相互盘绕。同学在前面举镰开路,我们沿着隐约小道徐徐而行。

“快来!”同学突然嚷了一声,惊得我心痉挛了一下。

前面一片矮生植物,硬枝绿叶,虽是冬季,却未枯黄,椭圆形叶片沾满尘灰,斑斑驳驳。我一下子看清,那是一片多尼丛。多尼学名叫桃金娘,四月开花,七月果熟。人们大都在农历七月前后采成熟的浆果食用或泡酒。而桃金娘根有更特别的功效,用于炖汤泡酒,可益肾补虚,涩精通瘀,作用与金樱根相仿,我们是寻其药根而来。挖药人也得遵循“取之有道”原则,首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不要破坏植被和树木;其次是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不要伤害到其他植物和动物。所以,我们选择几棵成熟茂盛的多尼,挖了起来,留着另一部份再让其繁殖。

以前人们生活单调,物质匮乏,药物更是稀缺,上山采药是弥补药物上的不足,既有治病的,也有养身的。现在医疗条件成熟,药物充足,可医可养的东西随处可购。但是,人们依然热衷上山寻药,我知道不是为了省钱,其原因是市场或药店购得到的药材多是种植,质量不及原生态的野生药。野生药年份足,没添加化肥农药,少污染,原汁味,效果好,质量佳,让人神往。

我曾经翻山越岭到福建一座山,为的是挖野生五爪毛桃根。这里山石垒叠,层崖峭壁,路道阻碍,行走艰难,要寻找一丛五爪毛桃有时得走十多里的山路。朋友说,到景区购买吧,那些五爪毛桃根壮茎粗,每斤才 40 元。我反问道,你认为在这里卖的东西是他们自己上山采的吗?这大多是种植的,拿过来鱼目混珠罢了。现在商家大多逐利,投他人所好,冒名而顶替。特别现在网上网商,背景拍的与面前售的,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口吐莲花却辩真说假。

华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野间药物品种较多,比喻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的牛大力;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牛乳根;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的金樱根等等,丰富的野生资源弥补了现代生活的某些不足,填补了工业文明制造食品的一些缺陷,总的来说,野生药根呈现出独有的价值。

但是,这些年因药价增长,人们痴迷,上山挖药的极多,因一些人的不守规则,乱挖滥掘,破坏销毁,有些药物在本地已几近断绝。

这些年来,我走过不少或大或小的山头。说是上山挖药根,在寻找中享受收获的快乐,而更多的是,我们借此机会,避开闹市热街,躲进深山老林,随意高声呼嚷,排空心肺浊念,欣赏周遭没有压力的自然风景,呼吸一口含离子量高的新鲜空气。看远峰云雾缭绕,观近处流泉飞瀑。抬头仰望天空,望鸟儿翱翔而过,留下一串清脆的鸣叫之声,让人顿觉眼清脑明罢了。

(余泽存)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庞磊成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