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9 11:58: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一、规划目标与策略
(一)规划范围
“一江两岸”整体空间结构规划研究范围31.9平方公里。
“一江两岸”概念性城市设计范围676.4公顷。(详见附图1)
(二)规划目标
指导思想:
发展为要:在各功能板块实现以创新为动力的能级提升。
人民为本:统筹滨水和腹地一体发展,在沿岸节点打造亲水性、大众化的城市客厅和景观标志。
生态为基:保护山水资源,科学利用滨江空间。
文化为魂:彰显沿岸历史积淀、文化特色和城市魅力。
目标定位:
最潮州——名城风范展示区、宜居生活示范区
魅力韩江:营造独特的城市风貌与景观环境,形成尺度宜人、亲切和谐的人文城区。
多彩韩江:形成公共功能突出、公共活动集中,多元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
生态韩江:展现城市文化底蕴的滨水空间,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绿色城区。
(三)规划策略
策略一:
格局保护——凸显山水格局,营造 “山-水-城” 共融的滨江城市空间。
策略二:
活力创生——以公共资源的配置为抓手,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建立滨江公共服务功能体系,为人民提供多元公共服务。
策略三:
滨江贯通——建立滨水骑行道、跑步道、慢步道三道网络,以连续性、可达性和舒适性为目标,提升滨江游憩体验。
策略四:
点亮韩江——重塑岸线景观、构建标志节点、建设亲水共生的滨江空间。
二、总体城市设计
(一)整体布局
土地利用功能调整:结合东岸深化工作,调整东岸土地利用情况;结合调研和实际情况,保留风貌较好的老村落、新村居; 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土地规划,调整松林片区用地;综合考虑布局区域生态,增加城市公共绿地。(详见附图2)
(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布局面向全市服务的高水平文化设施、体育设施。(详见附图3)
规划布局以人为本的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体系,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详见附图4)
(三)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优化:优化干路网结构,降级滨江道路等级;降级贯通意溪古镇、北关等保留村落内的道路等级,保留内部道路格局,道路等级以街坊路为主;增加支路网密度,强化慢行友好度;增加各片区到达滨江地带的垂江支路。(详见附图5)
三、建筑高度指引
规划确定高度管控要求重点地区与梯度变化区。
规划因保护需要进一步叠加高度管理要求的重点地区。包括潮州古城及其周边地块、意溪古镇及其周边地块、笔架山前片区、北溪两岸地块。
规划因控制沿江空间形态,划定高度梯度变化区,梯度变化区内建筑高度从腹地向水岸下降。其中,古城周边200米范围内控高24米,环古城、环意溪古镇以及重点地区的滨江,其第一界面的建筑控高15米。
规划形成滨江低内陆高;古城古镇低,周边逐渐升高;整体平缓舒展、公共中心错落有致的城市高度秩序。
设定地块基准建筑高度,平衡影响控制因素,综合得到优化后的城市高度形态关系,细化形成城市层面的高度形态布局。
规划对标识建筑高度进行单独控制。布局6处标识建筑群。其中,东岸最高建筑位居半岛片区,西岸最高建筑位居枫春路。(详见附图6)
四、公告时间及反馈意见
公告时间: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30日。
公众反馈意见方式:
邮箱:czghghk2393384@163.com
电话:0768—2393384
联系人:许先生
附件:相关图集(1-6)
2023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