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0 20:36:26 来源:潮州信息网
“民不能忘”坊是广济桥上唯一一座牌坊,与牌坊街上的牌坊多为朝廷赏赐不同,这座牌坊是由朝廷恩准、百姓集资,为了纪念为民办实事的清代知府刘浔、分司吴均而建的,向人们诉说着一段官不忘民、民不忘官的佳话。
民不能忘坊
1月9日新闻视频
刘堉榆市古城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讲解员“民不能忘”坊位于广济桥东桥段,为冲天牌坊式石结构。据光绪《海阳县志》记载,原来的“民不能忘”坊建在东关外广济桥上,2007年重建于此,写明“为清道光太守刘浔、分司吴均而建”。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韩江洪水泛滥,导致广济桥东桥部分有九个桥墩遭遇不同程度的破坏,镇水的两只鉎牛更是被冲走一只,两岸民众望江兴叹,百姓出行受到严重影响。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河南祥符人刘浔出任潮州知府,为让百姓能够安全渡桥,刘浔开始主持重修广济桥事宜,但在不久后刘浔就因官职升迁而离开潮州。在此关键时刻,盐运分司吴均代理潮州知府,义不容辞担负起继续修桥的重任,他出资出力,发动当地盐商、富户重修广济桥,因工程浩大,历时数年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竣工。
吴均一生清廉耿介、生活清苦,以致殉职后其妻儿竟无力扶柩返乡,须靠潮州民众资助。但对于有利民生之事,他却能一掷千金,将自己俸禄之外的养廉银五千金捐出,以资助广济桥的修缮,且绝不让下属随便拿取百姓的一分一毫,一旦发现,立即斩杀于马前。
吴均在潮为官期间,修桥、筑堤、开渠、兴学、剿匪,政绩颇丰。面对猖獗的匪寇,他爱民如子,冲锋在前,治乱之勇令盗贼闻风丧胆,使百姓免受其害,真正为一方的“父母官”。
百姓不忘刘浔、吴均在潮州为官时留下的功绩,在广济桥上立“民不能忘”坊以作纪念。“忘”在牌坊上写作“?”,是忘记的“忘”的异体字,寓意潮州百姓心中不会忘了一心为民的好官员,同时也提醒为官之道是要不能忘民,要为百姓造福。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这段官不忘民,民不忘官的传奇佳话,深深地镌刻在了“民不能忘”坊之中,让廉政爱民的清风伴随着广济古桥长留至今,滋润人心。
来源: 潮州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