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09:31:11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安区入选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凤凰山茶旅走廊入选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总投资超27亿元的10个海洋牧场项目加快推进,饶平县“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投产156口,居全省各县首位;湘桥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6·30” 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累计捐款超2.75亿元;美丽农村路建设142公里,836个自然村因地制宜打造4869个“四小园”,全市所有村庄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并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高厝塘村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经济收入。 庄园 摄
“百千万工程”是省委立足省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潮州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2023年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加快研究制定“1+N+X”政策体系,把县镇村的发展短板变成潮州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在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谋划县区发展路径
让县域“强起来”
经过“微更新”“微改造”,先烈路成为凤凰圩镇的“门面”;由闲置宗祠改造而成的“百千万工程”东兴大讲堂是政策学习的重要窗口,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此互比互学、交流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成效和思路……去年12月21日,潮州市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潮安区凤凰镇召开,这是我市全力打好“百千万工程”攻坚战,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生动场景。
在实施“百千万工程”浪潮中,我市以县域振兴为突破口,差异化谋划县区发展路径,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同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结合起来,重点突出潮安“工业强区”、饶平“临港新城” 、湘桥“中心城区”等特色优势,以工业武装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逐步探索出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潮州路径”。
陶瓷、食品、五金不锈钢、包装印刷、单丛茶等产业特色鲜明、潜力巨大,卫生陶瓷产销量和出口量稳居全国首位,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10项国字号招牌熠熠生辉……2023年以来,潮安区以“五大提升行动”为牵引,深入实施产业倍增行动,建立“双链制”推动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升级,推动庵埠镇“糖果小镇”规划建设,确定“一规划两载体”建设思路。当前,大岭山产业园正加快推进,高铁新城亦如火如荼建设中、东山湖产业园今年产值将实现翻番……
念好“山海经”,做强“土特产”。“临港新城”饶平县依托丰富的“山海”资源,统筹推进强县项目和富民产业发展,打造总面积达5.94万亩的“八大产业园区”,百亿元级的益海嘉里潮州粮油生产基地项目各板块陆续投产,预计明年产值超40亿元。2023年来,该县完成签约投资项目49个,总投资111.92亿元,通过招商引资激活发展“活水”。
坐拥古城区资源禀赋,2023年,湘桥区推出3条乡村美食路线,打造潮人美食城等研学基地,举办“百家美食百家味”等乡土特色活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联动资源活化古城,创新推出“工业+旅游”新业态,辖区内23家企业被纳入工业旅游示范点。实施本土企业培优育强行动,2023年,获评市“四梁八柱”企业1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7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0家。
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让乡村“兴起来”
“尔滨,我们潮州也有雪!”2024年新年伊始,饶平县汤溪镇、东山镇、新圩镇等成为网友推荐的潮州时髦打卡地。在蓝天白云映衬下,错落的赏梅小径上,娇艳欲滴的梅花盛开在树枝上,美丽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日前,2022年度“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评选结果出炉,潮安区凤凰山茶旅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榜上有名,“百千万工程”的美好蓝图再添亮丽一笔。
如何激活乡村各种资源要素,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我市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凤凰山茶旅走廊建设,探索出一条以茶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凤凰山沿线各镇景区景点、历史遗存、乡村聚落、文旅项目等逐步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党建公园、社光共享农场、社光村美食街、别有洞天民宿、天天庄园……作为潮州的网红景点,桥东街道社光村声名远播,客人慕名而至。面对“百千万工程”的发展契机,该村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切实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放眼乡村大地,我市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利用生态优势和文化底蕴,发展农村电商、精品民宿、休闲旅游、创新创意等产业,开发一批农文旅精品线路,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不少村民说,在“百千万工程”带动下,村子环境美了,自家收入高了,生活幸福感更强了。
紧扣“百千万工程”,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我市分别打造“潮农汇”乡村振兴论坛、乡土潮州、乡村创业英雄榜、“锣撑响起来”乡村体育运动、“泥土的觉醒”文化大篷车、美丽庭院等6个“潮”味浓郁、“乡”味十足的乡村振兴品牌,形成同频共振、互相融合的品牌矩阵,以乡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讲好潮州乡村振兴故事,激发村民参与、创造乡村新生活的热情和活力,让潮州乡村振兴有为亦有“味”。
塑造高品质圩镇风貌
让城镇“美起来”
早晨的高厝塘村宁静、舒适,不少人在这里打羽毛球、练太极;晚上的高厝塘村灯光璀璨、游人如织,还可以坐上“网红小火车”体验湿地公园的美景。近年来,湘桥区凤新街道高厝塘村扎实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借力“万企兴万村”,积极利用社会资金,着力改善村容村貌,通过建设沿江路、实施村内道路硬化改造工程、安装照明设施、建设过滤池、蓄水池、更换供水管道等措施,着力解决村民“出行难”“饮水难”问题。同时通过完善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池塘整治提升、打造“四小园”小生态板块,彻底改变了村庄面貌。
为全面营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进一步巩固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连日来,潮安区枫溪镇聚焦工作重点难点,多措并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全力建设美丽乡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在枫溪落地落实。
美好环境擦亮了和美乡村的幸福底色。为全面建设和美乡村,按照美丽圩镇建设“七个一”要求,我市围绕“三清三拆三整治”、“三线”治理、“风貌示范带建设”等重点建设任务,强化乡镇联城带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当前,我市持续打造凤凰山茶旅走廊和200个不同场景的美丽乡村示范,全市所有村庄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并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全市65.95%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高厝塘、霞露、下饶3个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市文明村镇覆盖率达99.11%。农村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有865个,占比96.75%。
凝聚社会各界力量
让乡村“强起来”
去年12月26日,潮州统一战线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推进会暨“百会助百镇”签约仪式举办,旨在充分发挥潮州统一战线资源优势,形成共推共促“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2023年来,我市广泛组织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参与“百千万工程”,已发动338家企业和商协会结对镇、村354个,兴村项目341个,累计投入金额4亿多元。
成立专家智库、加强校地联动、推动镇企结对帮扶、汇聚乡贤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的实施,离不开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我市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引领作用,广泛凝聚多方力量,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栽好“梧桐树”,亮出“金果实”。湘桥区以人才工作为抓手,大力培育乡土人才,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全区共遴选出乡村工匠、家政能手、潮菜师傅、乡村和事佬、文旅达人、湘桥老农、茶技师、创业达人、民间艺人、电商达人等10类湘桥区乡土人才,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在潮州驻镇帮扶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调研座谈会上,省派驻我市19个镇街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畅所欲言,为我市“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驻高堂镇科技特派员代表付晶说,将继续做好新品种培育,实施不同的养殖技术,指导养殖户学习到更多养殖真本领,为他们带来更多收益。
两年多来,广大农村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一线,深入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技能培训、成果转化、政策宣传等“三农”科技服务,为驻镇帮扶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农村科技特派员累计参与驻镇帮扶8960人次以上,服务带动农户数量5827户以上,服务企业、合作社、协会等机构547个,引进新品种超66个,推广新技术107项,擦亮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新名片。
紧抓“百千万工程”实施的重大机遇,我市各项发展成效逐步显现。中共潮州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百千万工程”是潮州实现赶超跨越的历史机遇,必须坚持资源向头号工程集聚、力量向头号工程倾斜,以头号势头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吹响奋进的号角,潮州将一步一个脚印,围绕县域镇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持续发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实施。
(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玫)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詹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