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趣谈姓氏“龙”

发布时间:2024-01-20 09:16:52 来源:潮州信息网

2024年,为农历甲辰年,辰龙,谓之“龙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祥瑞、尊贵和力量,有着祥瑞和吉祥的象征。

龙年,往往有充满着活力、机遇的说法。

同时,在我国百家姓,也有姓氏“龙”,排名81位。

按传统的宗族观念,人们对姓氏的溯源,在这儿,也谈一谈“龙”姓氏吧。

“龙”姓,来源远古,以“名”为“氏”。

按南宋郑樵《通志》记载:“以名为氏〈古人名〉。龙氏,舜臣也。龙为纳言,子孙以名为氏。又董父己姓以能畜龙,故赐氏为豢龙氏。龙且,楚人,为项羽将。汉有将军龙伯高。《急就章》龙未央,亦楚人也。今望出天水、武陵,宋朝登进士科,龙起之后有龙湑,夔州人。龙瑜,汾州人。龙溥,吉州人。”龙氏,舜臣,子孙皆“以名为氏”,如此说法。

明代廖用贤《尚友录》又记载:“龙,武陵羽音。舜臣董父,好龙曰扰龙氏,以王父字为氏。又望出天水。”董父,己姓,飂叔安之子。为帝舜养龙,故被赐名豢龙氏,封于鬷川(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一说今山西闻喜县),为董姓始祖了。王父,意思为母亲的父亲。从这可知道,姓氏“龙”,来源于舜臣董父的母亲的父亲之说,历代有“龙且”、“龙伯高”、“龙未央”等名人,“龙”姓来源于远古,历史悠久。

至了周朝,姓氏“龙”,已颇为昌盛,有“龙臣、龙滑、龙子、龙叔、龙穆、龙贾”等,多有记载了。在《汉书?古今人表》中便记载,“龙臣上下、龙滑上下”,有其人。《孟子》有言“龙子,古贤人”,《列子?仲尼篇》有言“龙叔谓文挚曰:子之术微矣”,提及的便是“龙子、龙叔”,等等。

秦朝时,有“龙且”其人。这在《汉书·韩信传》记载“汉王拜信为相国,发兵击齐。信引兵度河,袭历下军,至临菑。齐王走高密,使使于楚请救。楚使龙且将,号称二十万,救齐”,说的便是楚国以龙且为将,救齐历史。

后汉有“龙述”其人。按《后汉书·马援传》:“龙伯高名述,京兆人,为山都长,擢拜零陵太守。”零陵,隶属湖南省永州市,也是此地龙姓的先祖吧。

晋朝有“龙熙”其人。《十六国春秋别传·卷七·前凉录》记载:“张骏嗣位,遣沙州刺史杨宣率众越流沙,伐龟兹鄯善。宣以部将张植为前锋,所向风靡。军次焉耆国,国王龙熙拒战于贲崙城,为植所败。”焉耆,地名来自《汉书·西域传》的焉耆国,又称为乌夷、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国,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焉耆)。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龙熙,为焉耆国的国王。

隋朝,有“龙衮”其人,《江南野史》为其所撰。按《万姓统谱》记载:“衮撰《江南野史》二十卷。”如是。

唐朝,有“龙复本、龙知钦、龙起、龙况”等,龙知钦为“随州刺史”,龙起“擢进士第”;宋朝,有“龙景昭、龙镯、龙昌期、龙太初、龙大渊、龙德厚”等,龙镯“乾德中,由乡举任邠州守。宅心以仁,守己以廉”为称,龙昌期“祥符中,著《易》《诗》《书》《论语》《孝经》《阴符》《道德篇》”;元代有“龙仁夫、龙云从”,龙仁夫的文学造诣,与当时刘诜著有《桂隐集》齐名;明代,有“龙为光、龙再一、龙嘴、龙海、龙景亨、龙澄、龙仪、龙章”等,龙澄“永乐进士,任广东佥事”,龙仪“永乐进士,历任黄州府同知,有善政,擢山东参政,廉洁严明”,龙章“字天宠,正德庚午乡荐,任河南鄢陵知县,广州府通判”。

“龙”姓,从先古舜臣董父的王父至今,在我国川渝湘鄂赣、两粤以及黔西北大量分布,还分布在皖苏鲁冀豫陕甘等地区,海南岛的龙姓由福建迁入,也有“龙”姓族人流传至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分布甚广,江西省姓“龙”者最多,也为百家姓中一大姓氏了。

(周建苗)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詹树鸿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