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乡村创业英雄榜︱黄煜榆:匠心巧手錾金银

发布时间:2024-01-21 10:28:27 来源:潮州信息网

以银为纸,以錾为笔,錾刻出细腻生动的纹饰,成就出一件件精致华美的艺术珍宝。潮州金银錾刻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工艺精湛,巧匠辈出。本期《乡村创业英雄榜》,来听听潮州金银錾刻代表性传承人黄煜榆的故事。

黄煜榆

1月19日新闻视频

黄煜榆:九龙屏风这幅作品断断续续创作了4年,耗费了30公斤铜料,线条錾刻、龙鳞圆弧錾刻,还有这整幅的立体錾刻,把所有技巧都融入在里面。看起来立体感很强。我父亲怕他年纪大了,没办法传授他的技艺给我,所以把他毕生所学的技艺全部融入到这幅作品里面,就像一本秘籍一样,我有需要的时候直接可以在里面找,找这些技艺自己去领悟。

潮州金银錾刻技艺源于晋,盛于清,银饰曾是潮州传统三大手工业之一,潮州古城内至今仍保留着打银街,是昔时金银饰品作坊集中的地方。黄煜榆的父亲年轻时在潮州金银饰品厂工作,从小耳濡目染,黄煜榆对錾刻这门手艺情有独钟。

黄煜榆:我从小就听着錾刻的声音长大,叮叮当当那个声音简直就是魂牵梦绕,所以当我父亲说他退休了准备不做,后继无人的时候,我就回来继承这门非遗手艺,不要让它失传。

琢磨作品,领悟技巧,守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潮州金银錾刻与刺绣、木雕技艺相通,源于传统,工艺繁复,需经过铸坯、碾坯、拉丝、焊接、雕刻、电镀等十多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与将就。

黄煜榆的父亲 黄培钦:要把这条龙錾刻得活灵活现,每一个部位都非常考究,除了龙头摆在重要位置,肯定要处理得好,錾龙鳞也非常重要,要品字形,一个一个品字形。

黄煜榆:这些技巧都是要意会的,不是可以告诉你说有多大尺寸,像力度的掌握也要你自己去把握,所以在最开头的时候,这是一个很难把控的事情。我做的东西我父亲老是说不漂亮,不可以卖出去,不可以给别人,都是熔掉重新来,一遍又一遍。直到我掌握了那个度,他认为漂亮了,才可以。那个度就是要达到一种极致的美。

数十根錾子,长短粗细无一相同,每一次挥锤走錾,讲究心手相应,一气呵成。在黄煜榆看来,干金银錾刻这一行,要有埋头苦干的恒心与毅力,心浮气躁、浅尝辄止是最要不得的。

黄煜榆:我很享受这种埋头苦干的时光,我自己在微信上的签名就是,我沉醉于这种埋头苦干,因为那一段时间你会遗忘所有,只专注于自己手上的这一件物品。然后当你做成的那一刻,我会很开心,觉得我留下了一些东西。

花丝是潮州金银錾刻的一大工艺特色。将粗丝拉细,必须由大到小依次通过拉丝板的每个眼孔,从2.2毫米到0.26毫米,这往往需要经过几十次的拉制。弯曲转折,掐丝成型,填丝为花。巧手之下,银丝美丽蝶变,焕发新光彩。

黄煜榆的妻子 陈洁艳:这是我们潮州金银錾刻技艺中的花丝编织工艺,这是用两条银丝搓成一条麻花丝,这是26丝的银丝搓成的,跟头发丝一样大小,然后搓成麻花丝,像我们平时编辫子一样编织出来的。

一同回到潮州古城创业的,还有黄煜榆的妻子,两人大学时念的都是金融专业。从追求精准高效,到慢下来与錾子、锤子打交道,这需要时间的磨合,岁月的淬炼。在夫妻俩的努力下,潮州金银錾刻有更多种可能。

从传统的祥禽瑞兽、花鸟虫鱼,到融入家居装饰的摆件挂屏,以及实用的茶具杯垫,一件件金银錾刻作品汇入时代潮流,展现地方特色,惊艳岁月,绽放魅力,赢得荣誉。

黄煜榆:接下来我会继续创作一些适合现在年轻人潮流的一些小首饰,小文创作品,让非遗更加进入到人们的视野里,让更多人去欣赏、接受非遗,从而走近非遗,继承非遗。

一锤一錾,一敲一打,不急不躁,不惑不惧。从扁平到立体,从生硬到柔韧,从无神到有神,在黄煜榆他们的努力下,一块块银片变成一件件耀眼的艺术瑰宝,展现潮州工夫之精致,彰显民间工艺之精湛,承载传统文化之精深。

正是一代代“打银匠”的传承与坚守,钻研与创新,潮州金银錾刻技艺薪火相传,跨越千年,依旧闪光。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