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政企 > 潮州市政府机构设置 > 区县政府 > 饶平县

【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行动】汫洲镇:“三字经”工作法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

发布时间:2024-01-22 10:31: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被包工头长期拖欠工资怎么办?”

“村内巷道被居民长期占用怎么解?” 

……

以上都是基层常见的矛盾纠纷。

在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过程中,饶平县汫洲镇积极运用“以‘防’为先、以‘调’为主、以‘宣’为常”的“三字经”工作法,探索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模式,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高效化解。汫洲镇2023年共处置矛盾纠纷53件,矛盾纠纷案件量同比下降52.2%。2023年刑事案件62宗,同比下降27.9%。

矛盾源头预防到位,发现“早”。推行“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社区网格员”的人防巡查方式,按照“全覆盖”的原则,组织人员通过走访摸排,及时获取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全面排查辖区内突出矛盾纠纷,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赢得主动权。

矛盾隐患排查到位,业务“熟”。依托基层综合治理大队骨干力量,积极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在日常巡逻工作过程中,拉进干群距离,创造良好的调解氛围,真正做到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023年以来全镇共有效解答群众疑惑、解决群众问题562个,基本实现问题不出镇的目标,形成了文明向上、安定团结的良好风气。

矛盾关口前移到位,措施“活”。通过走访辖区村民、企业、行业场所等,全面收集各类苗头隐患,聚焦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重点事件,全方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提前谋划针对性化解举措,确保不留死角。

坚持党建引领,实现体系运作“好”。把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结合起来,将镇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战斗堡垒,实现了“小矛盾就地化解,大矛盾联合调处”,真正做到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

完善资源保障,推动阵地建设“好。建立汫洲镇基层综合治理大队联合调解室、汫洲镇海上纠纷联合调解室,积极探索打造“五感”调解法,把“枫桥经验”从陆上“嫁接”到海上,运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和“三老”调解作用,成功调解了因船上打捞作业致人溺亡、海上作业触电身亡等海上纠纷,促进群众握手言和达成一致协议。配优调解队伍,促进调处效果“好”。邀请法律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乡贤里老等,充实本级调解组织力量,凝聚起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工作合力。“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汫洲镇活学活用古时“三尺巷”的典故,在调解过程中,采取法律指引、心理疏导、教育引导等措施,把调解过程变成当事人学法、懂法、守法的过程,实现“调解一件、普法一片”的双赢效果。

强化普法宣传,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结合“普法宣传进万家”活动,在纠纷调解中普法,在普法宣传中化解矛盾。深入群众家中,就群众反映的邻里、婚姻情感纠纷等常见问题,通过典型案例开展法治宣传。例如综治中心携手汫洲司法所成功化解了一起婚恋纠纷,引导双方放下偏见,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收获双方好评。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各类法律知识宣传册5000余份,悬挂横幅及LED 屏播放法治宣传标语40多条,开展法治讲座61场次。

依靠群防群治,矛盾纠纷“清仓起底”。依托汫洲镇“基层综合治理大队+渔港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网格员”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不断夯实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根基。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和潜在不稳定因素,进行释法说理,引导群众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依法办事的意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综治中心受理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化解率连续多年均为100%。落实回访制度,矛盾纠纷“事不反弹”。不定期回访案件当事人,防止已调处的矛盾纠纷出现反弹和升级。针对每起信访案件,落实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或电话回访,针对历史遗留和复杂案件开展回访复查,及时跟进处理后续问题,扎实推进矛盾调处全程可视化、可追溯,确保矛盾彻底解决“不反弹”,纠纷“痛点”不复发。

关于饶平县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