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新春走基层|传承文脉提升品质激发古城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4-02-15 20:44:00 来源:潮州信息网

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获得联合国“世界美食之都”、中国十大“秀美之城”称号,过去一年,我市传承好城市文脉,保护好历史文物,展示好非遗魅力,发展好文旅产业,让千年古城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科长陈夏阳一起走进潮州古城,了解潮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的那些事儿。

古城发展活力

2月12日新闻视频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古街古建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我市遵循“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理念,从文保单位到名人故居,从历史街区到全城格局,由点及面带动全域整体提升。去年,镇海楼续建工程启动建设;完成4个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廖厝祠、铁巷陈宅等“百家修百厝”项目完工,古城的历史文脉更好地得以传承。

记者 谢越:陈科长,廖厝祠是潮州现存最大的祠堂之一,也是咱们古城修缮保护的重点工程之一。

市文广旅体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科长 陈夏阳:对。这个文物是我们古城内,非有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文物。我们文物修缮,就是要追求原真性,一定要是修旧如故。咱们看到这里的木雕,还有我们这个墙、屋顶,都要需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去修缮。

修缮古城文物,活化古建资源,让历史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新魅力。2023年7月开业的下东平路名人故居文化综合体,就是将古城的文化、旅游资源,与优质企业的人才、品牌有机整合起来打造的一个集教育、旅游、文创、学术、纪念于一体的名人故居文化综合体。这是我市促进文商旅融合,保育活化古城的一个典范。

记者 谢越:天井、莲缸、红砖、厝角头,一进门就感受到非常浓郁的潮州文化,像是回到了老厝一样。

市文广旅体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科长 陈夏阳:对,在古城的保护和修复的项目中,就是要坚持这种原则,要充分提取我们潮州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到项目的设计中,这样才能体现我们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这个地域的建筑特色。

在政府的引导下,潮州古城不少古宅老厝的主人在开发利用老建筑时都十分考究,修缮时尽量保持老建筑的传统风格,最大程度还原其历史原貌,尽可能保存其历史信息,让一座座古宅老厝也成为潮州故事的讲述者。

市文广旅体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科长 陈夏阳:像这样的项目,可取之处在于在设计的过程中,把潮州传统建筑元素加进来,让她的改造,既能在商业上可以运作,同时又能够展示我们这个地域的文化,符合我们名城保护的要求,得到一个多方共赢的这样一个效果。

潮州是潮州历代县、郡、州、路、府、道署的治所,是潮文化发源地,是世界潮人的精神家园。正在建设的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是古代潮州府衙所在地,将建设府、县城隍民俗文化馆以及古城旅游集散中心、商业街区、民宿、百花台景观等。项目建成后,将和镇海楼、廖厝祠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潮州文化旅游的新地标,进一步彰显潮州的深厚文化底蕴。

市文广旅体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科长 陈夏阳:相信这个点,也是我们潮州人心中的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也可能是各地游客来潮非常愿意看到的一个点,这样和我们镇海楼串起来之后,我们就在北边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打卡地。

古建活化增添了古城韵味,民俗融入让古城腾起鲜活气息。过去一年,我市不断深化古城与公众互动共享程度,元宵焰火秀、古城花灯展成功举办,“非遗进景区”活动深入开展,文化巡游接连不断,“潮玩古城”意蕴盎然。我市用资源禀赋激发城市活力,以文化产品赋能产业发展。多样文旅活动有声有色, 为古城聚拢人气、汇聚“财气”、点燃“烟火气”。

市文广旅体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科长 陈夏阳:重点推进一些有影响力的重点文旅项目,这些街区,这些建筑,修缮好之后,我们要怎么样赋予她活力,让她用起来,用好?“活化”这个词也是我们所追求的,让古老的历史街区注入新的动能。让大家觉得,这个城市生生不息的活力。

新一年,我市将更好延续城市文脉,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快镇海楼续建工程、百花台民俗文化综合体、笔架山潮州窑等文化地标建设,让千年古城“有景更有魂”。我市还将加强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办好花灯展、“古城过大年”、非遗集市等活动,让古城不断焕发新活力,实现“旺丁又旺财”。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