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1 17:16: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饶平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深化排查、多元共治、队伍建设、普法宣传,扎实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高效化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深化排查 确保“矛盾不上交”
一是关口前移,开展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将工作重点由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预防,做好源头管控“第一道关”。全面推广运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倡导根据不同矛盾纠纷的成因、主要特点和变化规律等因素,采取针对性化解措施,将矛盾纠纷控制在初始、消灭在萌芽。二是突出重点,围绕矛盾隐患易燃点开展排查。紧盯邻里纠纷、家庭婚姻家庭、劳资纠纷等重要问题,坚持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动态梳理排查风险隐患。三是力量下沉,主动深入基层摸查研判。充分发挥村(社区)调解员、专职人民调解员等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深入群众做好矛盾排查分析研判,捕捉矛盾纠纷“弱信号”,把调解力量前置疏导端,把潜在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饶平县司法行政系统共排查矛盾纠纷5410次,调处人民调解案件1245宗。
坚持多元治理 确保“平安不出事”
一是织密织牢三级联调网络,纵深推进基层治理建设。建立县、镇、村(社区)三级联调运行机制,形成以县级调解委员会为中心,21个乡镇调解委员会为抓手,396个村(社区)调解委员会为基础的三级综合联动、高效运转的立体化调处网络体系。二是强化协调联动,融入“1+6+N”工作体系建设。落实基层司法所积极配合所在镇政府综治部门工作,联合派出所、法庭、村(社区)等部门,参与打造“一站式”矛调服务平台,强化矛盾纠纷调解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推进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三是推进诉前调解和解,引导人民调解力量参与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推动把调解作为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努力将纠纷化于诉外、止于诉前,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2023年,饶平县各调委会人民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案件916件,成功调处案件457件,诉调对接联动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队伍建设 确保“保障不缺位”
一是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壮大人民调解队伍。吸纳退休老干部、“法律明白人”等加入调解员队伍,充实基层调解力量。重点发挥“法律明白人”优势,推动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防止矛盾激化升级。目前,全县登记在册人民调解员共有1569人。
二是创新导师“传帮带”模式,提高人民调解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全国人民调解能手”“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等调解专家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综合采取集中授课、研讨交流、案例评析、现场观摩、旁听庭审、实训演练等形式,让年轻调解员掌握更多的调解技巧和调解手段,促进基层人民调解员从“经验型”向“职业型”“专业型”“年轻型”转变,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质效。三是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融合共享调解力量资源。聚焦理论和技能培训,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采取“线上+线下”方式,不定期组织全县人民调解员、专职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着力提升调解队伍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为人民调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坚持普法宣传 确保“防范不停歇”
一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动律师普法资源。依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平台,组织驻村律师进村开展法律服务,为群众针对性提供法律咨询,面对面解答群众疑惑。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贴近生产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推动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深入人心。二是持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多部门联合普法。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法治宣传教育结合起来,结合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全面铺开“法律九进”活动,积极引导群众理性对待问题、冷静处理问题,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大新媒体新技术运用,提高阅览活跃度。多层次、多角度、多形态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图文、短视频、H5等形式加大网上宣传力度,增强普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