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4 09:59:49 来源:潮州信息网
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动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统筹做好科研攻关、创新主体培育和平台建设,整体创新实力提档升级,关键技术攻关有新突破,科技创新主体不断涌现,走出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
聚力科技
2月21日新闻视频
这里是翔鹭钨业凤泉湖厂区的光伏用超细钨丝生产车间,各工序线的机器不停运作,开足马力忙生产。直径22毫米的钨棒经过60道模具的热变形加工,摇身变成直径0.031毫米的超细钨丝。
广东翔鹭钨丝部生产销售负责人 付胜:钨丝的材料属性具有天然优势,与碳钢丝比起来,它的寿命更好、韧性更好、耐腐蚀、耐高温,切割效率更高,钨丝还可以做得更细,切割硅棒就会更节约材料,光伏硅片越薄,光能转化电能的转化率越高,所以钨丝逐渐成为金刚线的新宠。
当前,国家正大力布局光伏产业,作为光伏硅片核心耗材的金刚线需求旺盛。据了解,金刚线是一种超硬材料的线性切割工具,目前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的上游环节,可用于硅棒截断、硅锭开方、硅片切割。付胜告诉记者,之前国内传统金刚线制造采用的母线材料基本上是高碳钢丝,很大程度依赖于进口。
广东翔鹭钨丝部生产销售负责人 付胜:国内传统的这些(高碳)钢丝盘条是依赖于日本进口,所以国内亟待一种新的产品来替换掉日本的进口(高碳)钢丝盘条,以规避这种被卡脖子的一个瓶颈。随着钨丝的研发成功,目前是慢慢以钨丝来取代碳钢丝,逐步实现一个国产替代进口。经过我们一番调研,国内现在钨丝是供不应求的局面,所以我们在2023年就开始介入这个项目,进行研发,从粉末到(超细)钨丝这个工序全线拉通了,然后开始着手放量布局。
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翔鹭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抢抓机遇,打造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发掘钨材料的应用场景,“老产业”角逐“新赛道”,焕发勃勃生机。作为国内少数拥有光伏用超细钨丝材研发及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年产300亿米光伏用超细钨合金丝生产项目已经启动。项目将新建3层钨丝生产厂房,通过引进先进钨丝生产设备,打造一个智能化、可视化、柔性化的光伏用钨丝生产基地。
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伟东:我们这个项目是拟投资5个亿左右,项目达成之后,我们计划营业收入是可以增加7.5亿元,厂房现在是在招投标当中,目前也是利用公司现有的一些厂房,让部分的设备先购置进来,先动起来订单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刀具常常被比喻为工业机床的“牙齿”,它是现代数字化制造技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去年8月,“韩江实验室高端刀具涂层中心(基地一)”揭牌。该中心的建成,标志着我市在推进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走好自力更生的自主创新之路上,迈出了突破性一步。
韩江实验室主任助理 陶瓷材料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涂溶:制造中心是韩江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以及翔鹭钨业我们三家联合(成立)。现在在很多高端加工领域包括像不锈钢、高温合金、钛合金等的加工方面,需要刀具拥有更加优良的性能以及持久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在硬质合金的表面给它穿上一层“铠甲”,有性能更加优良的涂层材料,现在已经可以量产高端的刀具涂层材料。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研平台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近年来,韩江实验室积极引育各类科技人才,承担了多项省、市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在陶瓷、食品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性突破,迈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步伐。
龙年新春,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接连召开,充分释放了政企同心共谋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广大企业和科研工作者备受鼓舞。
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伟东: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句句提气、振奋人心,也真切感受到潮州的营商环境不断向好。作为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对新一年的发展既感到信心满满,又感到责无旁贷。我们要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将创新贯穿于企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价值。
韩江实验室主任助理 陶瓷材料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涂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韩江实验室将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全力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深入融合,为陶瓷材料和食品科技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来源: 潮州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