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9 09:50:54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黄国钦
世宾的突破和跨越,是我参加世宾的思想随笔集《目标在寻找它的神枪手》研讨会时想到的。世宾的新书《目标在寻找它的神枪手》,充满着浓浓的潮州元素。这本书的策划编辑,也是《潮州传》的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汪泉,书的插图陈天,广东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也是潮州人,把陈天招到暨南大学读书的副校长饶芃子,是潮州人,当年在暨大教陈天画画的老师林墉,也是潮州人。
世宾我是很早就认识的,他在潮州读书的时候,就陶醉于文学。上世纪九十年代至2000年初段,潮州的《韩江》杂志很有名,在省里面也排得上在前几位。我当时主持《韩江》杂志,每一期的扉页都会写一篇“卷首絮语”,讲文坛上那些值得书写的文人和文事,如碧野、林墉、陈翘、陈平原、郭启宏、汪德龙、黄璋尊(就是黄咏梅的爸爸,也是潮州人)、还有张海、陈小奇、常智奇、史小溪、陈四益、李发模、林非、郭莽园、聂鑫森、秦安江,等等,这些“絮语”在省内外的读者中反映很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当时很多人都曾想让我在“絮语”里面写写他,说一说,我守好心中“一杆秤”,从不轻易为之率意为之。这也“得罪”了某些人,让他们失望和不满。
世宾就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我写到了他。其实我写每一个人,都是发自内心,都是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推心置腹,想进入到他们的内心和境界。吹吹拍拍,有什么意思呢?
2000年元旦的前一夜,世宾在广州城街头发起“让诗歌污染城市”,一夜之间,广州街头巷尾、几乎所有的电线杆电灯杆,都贴满了精心挑选的新诗名家的名作。那时他才31岁,刚刚崭露头角。我在2000年第一期还是第二期《韩江》扉页上的“卷首絮语”,便写到了世宾,还有世宾让诗歌污染城市这件事,以及它波及的影响和意义。
世宾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诗评家、理论家。现在,很多人是创作和理论分开的,像世宾这样左右开弓,既有创作实践、又有理论阐述、理论建树的人,很少了。
现在看来,这种左右开弓,要追溯到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文坛上的人们,基本上都是“两手都硬”,一手创作,一手理论、批评,相得益彰。世宾是“隔代遗传”,继承了民国文人们的这个优良传统。我比世宾年长10多岁,看着他从青葱岁月到拙茂勃发。现在,在人生岁月的末段,看到世宾在创作上又有了大突破大跨越,我感到激动和宽心。像这样潮州文坛代代有人,多好!
编辑 翁纯 责任编辑 詹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