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打卡广交会开幕首日!一起去看广东外贸“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4-20 22:14:53 来源:潮州信息网

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正式开幕。据了解,本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举办线下展、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展览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2.9万家,其中出口展2.86万家,进口展680家。

人从众,是《南方》杂志记者在现场最直观的感受。开幕首日,境外采购商到会踊跃。截至4月15日17时,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已超6万人,来自全球205个国家和地区,到会人数比上届同期增长18.5%。

这同时也是一届充满“新”意的广交会,预计现场展出新品超100万件。《南方》杂志记者带你走进广交会,一起来看看广东企业带来哪些向“新”力十足的好产品。

“新三样”产品受热捧

第134届广交会增设的“新能源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在本届广交会得到延续,也是此次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

在绿尖机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尖机电”)的展位,一款豪华的电动高尔夫球车格外引人注目。公司总裁王建靖告诉《南方》杂志记者,这款高尔夫球车是公司最新一代的产品,不仅车身高大舒适,而且配备了带数字功能的仪表盘。这款仪表盘结合了目前最流行的辅助驾驶功能,做到了一个仪表盘上可以全盘显示整车的运行概况,包括电流、电压、车速、电量的显示等,同时可以实现可视化的互动。

“这款车每年的出口量约5000台,金额约200多万美元,在海外属于中高端市场产品,在欧美和中东地区都很受欢迎。”王建靖说。

来自佛山市顺德区的绿尖机电,是一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工贸型科技类企业,主要产品为纯电动场地车,以及场地车和上路电动车所需的驱动系统,包含电机、控制器、锂电池等主要配件,累计销售到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

“这几年,我们的锂电池每年出口额大约在300万美元,总体出口呈上升趋势。”王建靖说,希望通过广交会的平台,让更多的境外采购商看到广东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

近年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强劲,逐渐成为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2023年,广东外贸“新三样”出口合计增长33.7%,同时带动了一大批上下游产品的出口。

境外采购商体验新能源汽车。南方+记者 董天健

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科智能”)就是受益企业之一。《南方》杂志记者看到,在迈科智能的展区,中间最显眼的位置放置了两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迈科智能总裁助理陈灏介绍,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珠海,拥有总面积约11.5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具备年产2000万台数字终端产品的能力,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机顶盒、安防和网络通信产品生产制造商之一,在数字家庭智能终端出口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其中机顶盒位居国内海外零售出口前三。

“新能源汽车代表了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这些年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也是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在去年研制出这款充电桩产品,目前已经出口到土耳其等国家。”陈灏介绍,相比于上一届广交会,本届广交会公司展位面积从30多平方米增长到50多平方米,公司带来的展品也更加多元化,这款充电桩就是第一次亮相广交会。

陈灏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开幕首日,收获还是很大,已经有不少客户达成了意向成交,“广交会是一个机遇很大的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更多的海外客户达成深度合作”。

先进制造实力“出圈”

广交会第一期以“先进制造”为主题。广交会现场,众多先进制造企业凭实力“出圈”,受到境外采购商青睐。

参展商和采购商热情高涨。南方+记者 董天健

深圳市纳斯达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斯达”)是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董事长殷伍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公司已经连续参加广交会10多年了。2023年公司的出口额大概为1.2亿美元,2024年预计可以突破2亿美元。

作为一家传统外贸企业,纳斯达深耕智能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一体机、物联网辅助产品等消费类电子领域十余年。公司为何能在外贸出口方面实现快速增长?殷伍认为,主要还是要靠企业自身的经营和创新,“一方面,我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像西班牙巴塞罗那通信展等海外重要展会,我们都会积极参加,我们也已经连续参加广交会10多年了。另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产品的创新”。

这次广交会,纳斯达带来参展的产品主要是以教育类平板、笔记本为主。殷伍拿起一款教育类笔记本介绍,“比如说这款产品,我们做了防水防摔的特别设计。小孩子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水洒到键盘上面或者把机器掉到地上,都不会对机器产生不良影响”。

在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脑科技”)的展位前,一位双臂截肢的残障人士戴上假肢,可以熟练地进行握拳、写毛笔字等很精细的动作,引发现场诸多采购商惊叹。

从上午开幕到下午3点左右接受《南方》杂志记者采访,公司工作人员潘思瑜几乎一直忙个不停,“前来参观体验的采购商实在太多了”。

潘思瑜介绍,强脑科技总部位于浙江,考虑到珠三角地区非常完善的供应链和广阔的市场,公司在2021年在深圳设立了分公司。公司主要生产针对残障人士的智能假肢、智能康复产品以及健康类电子消费产品等。

潘思瑜拿起一款智能仿生手告诉《南方》杂志记者,通过定制接受枪,再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仿生手就能接受到来自人体残肢的神经电信号和肌肉电信号,做出各种动作。

“公司产品以前以内销为主。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广交会,非常兴奋。”潘思瑜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次的广交会,能够让更多的境外采购商看到我们的产品,开拓我们海外的市场。

来源: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南方杂志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