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03 20:00:56 来源:潮州信息网
最近
广东多地连续多日暴雨
天气预报显示
未来一周
还将持续中到暴雨天气
暴雨过后
可能会存在一些
容易忽略的公共卫生隐患
给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那么
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呢?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院长、主任医师 陈青松
为您一一解答
细菌和病毒孳生:
暴雨过后,水坑、积水区等地方可能会成为细菌和病毒的孳生地,而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也更容易在湿润的环境中生存。潮湿的环境非常有利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孳生和繁殖。
这些细菌和病毒如果被人体吸入,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等。同时,高湿度环境容易造成呼吸道黏膜水肿,影响气道通畅,同时也为病毒和细菌的孳生提供了温床。
蚊虫等害虫孳生:
暴雨过后,积水容易成为蚊虫、苍蝇等害虫的孳生场所。这些害虫叮咬人体后,不仅会造成皮肤创伤,还可能传播疾病,如登革热、乙型脑炎等。同时,蚊虫叮咬还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和感染。
水源污染:
暴雨过后,地表积水增多,可能导致下水道、河流、湖泊等水源被污染。这些污染可能来自于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田的农药、化肥等。当人们饮用或接触到这些污染的水源时,就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或其它环境污染性疾病。
环境卫生恶化:
暴雨过后,城市环境通常会出现淤泥、垃圾堆积等现象,加之下水道、排水系统可能因为过载而失效,导致环境卫生恶化。这样的环境不利于个人和家庭卫生的保持,容易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
针对暴雨过后可能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包括肠道或呼吸道疾病,有以下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1、保持个人卫生
减少与雨水污水接触:尽量避免蹚水行走,如必须出行,请穿戴胶靴等防水护品。
勤洗手:尤其在接触污水、湿润环境后,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保持身体清洁:及时更换湿衣物,减少皮肤细菌孳生的机会。
避免接触病患:在暴雨后传染性疾病高发的时期,尽量避免与已感染疾病的人接触。
2、饮食安全选择新鲜食材:避免食用变质食品或生食,特别注意检查食物是否受到污水浸泡。饮用水安全:选择经过消毒处理的水源,如煮沸水或使用合格的过滤器。
彻底清洗食物:尤其是蔬菜、水果等生食物,确保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农药残留。
避免街边摊食品:选择正规、卫生的餐饮场所就餐,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3、避免接触污染源远离积水区域:尤其是不清洁的积水,以免接触潜在的病原体。
避免接触受污染水源:不游泳或使用被污染的水源洗浴,以免感染疾病。
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在清理污水、垃圾等可能受污染的物品时,务必穿戴好防护服和手套。
4、加强环境清洁清理垃圾和污物:及时清理居住区域、工作区域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和污物,避免积水成灾。
通风换气:定期对居住区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病毒的孳生。
消除蚊虫孳生地:清理室内外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场所,预防虫媒疾病的发生。5、保持健康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
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抵抗疾病。
适度锻炼:积极参加户外锻炼,增强体质和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暴雨过后让我们一起关注公共卫生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吧~
来源: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