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8 20:22:47 来源:潮州信息网
茶产业是我市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我市在种茶、制茶、茶叶销售等各环节进行科技创新,茶园里有了各种智慧装备。特别是针对古茶树病虫害防治问题,还邀请了专业的“树木医生”把脉问诊、开方下药,以高科技赋能,呵护古茶树健康生长。
护古茶树
5月24日新闻视频
凤凰镇乌岽村位于海拔1300多米的乌岽山,高山云雾出好茶,这里产出的凤凰单丛茶有着天然的花香和特殊的丛韵。最近,村民柯义江发现家里这棵200多年的古茶树病虫害情况严重,赶紧请来专家“把脉问诊”。
凤凰镇乌岽村村民 柯义江:枯死的话就面临着损失,如果几棵茶树枯死的话,就要损失几万块钱。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毕可可&凤凰镇乌岽村村民 柯义江:就这株古树?(对。)这株古树现在看起来枝叶相对稀疏,的确是长势不够健壮。我们今天从它周边的土壤,到它整个的长势,包括它的主干,是否有腐烂,是否有空朽等等,以及它的根系分布,还有它的病虫害将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好,麻烦您帮我看一下。)
毕可可从广州带来了一支“茶树医生”团队。他们在树干离地面30厘米处,设置了6个探头,通过敲击探头产生声波数据,传输到树干上的蓝色主机内,分析出树干的健康程度。专家告诉我们,这些茶树体检设备,从2019年开始,就逐步在凤凰山使用。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李桂斌:在2019年左右我们在茶区调研的时候,发现在我们凤凰茶区有很多古茶树有天牛,低山茶区有枝肿,一种病。这种病很多茶农也没有感觉到它的危害性很强,但是作为我们专业人的角度,看到它潜在很大的威胁。
我市是凤凰单丛茶的主产区,仅凤凰镇境内现存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就有1.5万株,其中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4600株,被誉为“中国之国宝,是世界罕见的优稀茶树资源”。一旦爆发大面积的病虫害,后果不堪设想。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 李桂斌:请了省市各个专家团队来到现场“会诊”,几次“会诊”之后都没办法找到这些病发生的根源以及有效的防控方式。我们都很着急,感觉到在我们这个茶区发生,可能有大面积爆发的危险。后来我们还是想到回到母校(华南农业大学),找我们的老师组织了一支团队,包括昆虫学、茶学、病理学、生态学的专家过来跟我们一起“会诊”。
当华南农业大学这支由跨学科组成的团队到达凤凰单丛茶主产区时,他们也遇到了棘手的问题,这里茶树的种植方式、生长状况和病虫害问题与国内别的茶产区有着很大的区别。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兴民:单丛茶这一块,一个是它的生长方式跟其它的产区不太一样。单丛茶是自然生长的,是不修剪的,然后长得比较高,比较粗壮。它更多地是传承以前的种植习惯,其实它治理存在一些病虫害防治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他们又没有意识到。这里很多病虫害的防治方式借鉴了其它茶产区,但并不符合这里的种植方式跟这里的气候,甚至有些病虫害的种类都不太一样。
但部分古茶树相继衰败、腐烂甚至死亡,保护古茶树已迫在眉睫。要想治病,首先得找出病因。然而“把脉问诊”才刚开始,专家们就遇到了尴尬。
市茶农协会副会长 柯云英:开始也不知道说谁愿意去做这个事情,每个人都害怕,都不愿意拿自己的茶园开玩笑。我个人我就提出,那要不去我们家茶园去看看吧,能不能怎么做,尝试看看。
茶树的病虫害控制和科学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面对“生病”的古茶树,专家团队首先开始了“无损体检”。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毕可可:针对它的地上部,我们测量它主干内部空洞,就类似于我们为人类体检时做“B超”一样。它的原理是利用声波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速率有所不同,如果遇到空洞,遇到腐烂的话,它的速率就会变化,在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会低于在固体的传播速度,其它的探头接触到这些信号的时候,最终描绘出来整个在内部空间哪些地方是空洞,哪些地方是健康的,那就比较直观了。
而对于地面以下的根部,专家团队又采用了另一种先进技术。他们利用这根被称为“树木雷达”的天线在地面扫描,对树根进行3D检测,了解古树根系的分布情况。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毕可可:我们测量它的根系,就相当于给人类做CT扫描。这个是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当我们的天线在地面扫过的时候,它每行进5毫米就会发射一次电磁波,这个电磁波遇到地下障碍物会反弹,遇到钢筋,遇到石块,遇到树根,它的反弹的力度,反弹的波长是不一样的,最终我们把其它的石块、钢筋排除掉之后,剩下的那些根系,我们就能清晰地以3D的形式把它给描绘出来。
来源: 潮州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