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13 20:10:21 来源:潮州信息网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潮汕地区有句俗谚:“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破裘”指的是旧棉裘,即端午之前,天气乍暖还寒,待到春寒过,大地回暖,还是得过了五月五端午节方可把旧棉裘收起,真正进入夏季。“五月粽”,并不单纯指用竹叶和咸水草包裹起来的粽球,还指另外一种应时应景的传统食物“栀粽”。古时候,潮州端午前后正是由春入夏之时,瘴气日重,湿热交加,毒瘴猖獗,蚊蝇孽生,病邪袭人,农历五月也叫“恶月”。那时候缺医少药,古代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取了“时节做时粿”的方法,用当季栀子来做粿,因为栀子有护肝利胆,止血消肿,清热泻火等功效,做出来的栀粿既软糯回甘又能达到清热祛瘀、助消化,强身健体的功效,真正是“时令防时病”。在潮州“五月节,食粽(壮)”,在潮州话中“粽”字与强壮的“壮”谐音,五月节食粽也暗含着身体健壮的愿望。
如今,端午的节日物语变得更加丰富。龙舟竞赛是最热闹的活动,棹影斡波,鼓声劈浪,激扬拼搏的精神彰显生命的力量。
端午安康
一片粽叶 裹入缕缕情思
一把艾草 插上憧憬期望
愿你收获仲夏时节的
美妙与安康
来源:潮州电台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