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4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为充分梳理潮州红色资源脉络,展现潮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光辉历程、介绍留存革命史迹情况,深入挖掘和凸显我市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精神内涵,近期,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潮州市红色印迹》一书和编制的标准化《潮州市红色印迹地图》双全开版出版。
记者:这份《潮州市红色印迹地图》的材质非常特殊,它是用丝绸做的,方便出行携带。这份地图上面涵盖了我市471个革命遗址,准确标注了它们的具体位置。我们根据地图的指引,一起去感受红色景点的魅力。现在我们出发去第一站,潮澄饶革命“一老家”。
位于江东镇佘厝洲村西北侧的李习楷祖屋、集朋公祠和李氏宗祠,是潮澄饶“革命一老家”的旧址。去年,这片旧址通过改陈布展焕发生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阵地。李习楷祖屋是潮汕抗战时期潮澄饶汕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场所和指挥中心。从抗日战争中期至解放战争结束的整整10年间,佘厝洲村历经敌人的多次“围剿”,仍巍然屹立,斗争不息,是潮澄饶平原长期革命的一个中心据点,因此被誉为“革命一老家”。
《潮州市红色印迹地图》上清晰标注着这处红色地标,指引着更多人前来参观学习。《潮州市红色印迹》一书更是详细记录了那一段段红色记忆,让镌刻在历史遗迹上的革命精神散发光芒,代代传承。
江东镇佘厝洲村党总支副书记 李四平:通过了解学习革命历史和光辉事迹,使大家树立爱国心,我相信通过红色景点,让各界人士进一步了解我们村,对我们村的红色旅游以及各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潮州市红色印迹》及《红色印迹地图》的出版,对潮州红色旅游及红色研学提供了一份具体的指南,向社会展示了潮州红色资源的全貌,构建潮州红色脉络,讲好红色故事,助力潮州红色旅游、红色经济发展。
归湖镇溪口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戴建斌: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做到广泛宣传,将红色景点保护好、宣传好,通过红色线路再次提倡红色教育,学生来研学的基数更高,对我们村来说,有了红色旅游,知名度会更提高,同时得到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带来资金、技术和智慧,从而促进我们村的环境整治和提升,将集体经济继续壮大,推进百千万工程有质的提升。
红色资源是最生动、最珍贵的党史教材。近年来,市委党史研究室持续推进革命遗址的挖掘,共普查出革命遗址总数471个,摸清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家底。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填补“以图说史”的空白,2023年4月,市委党史研究室正式启动《红色印迹地图》编研工作。
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出版科四级主任科员 陆妍慧:《潮州市红色印迹》及《红色地图》,首创以专题形式将全市革命遗址进行分类总结,通过叙述革命历史专题故事,标注历史故事中所涉及的革命遗址,列出相关革命遗址统计表、分布图,介绍重要革命遗址情况,从而达到将原本分散的革命遗址串点成线成面的效果。
《红色印迹地图》及《潮州市红色印迹》所涉及的信息都必须准确无误,这就需要编研团队在大量的党史资料中不断地查证核对,还通过实地勘察校正,数易其稿最终确定清样图及书籍初稿,送往上级党史部门审读审看,并根据反馈的审核意见反复修改完善。
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研出版科四级主任科员 陆妍慧:在绘制红色地图过程中,主要难题是将全市471个革命遗址在2020年普查的基础上,精准测量其经纬度,确保无误。此外,在编纂《潮州市红色印迹》时,难度在于如何梳理潮州革命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分为四个革命时期、地域篇、人物篇共六个篇章,以专题形式详细撰写。
今年6月,鲜活生动的潮州专属版《红色印迹地图》及《潮州市红色印迹》一书终于“出炉”。471个革命遗址的名称、位置分布、所属历史时期、类别、保护利用情况、用途及陈列情况等详细梳理,《红色印迹地图》及《潮州市红色印迹》一书使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组织团体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区域内的革命遗址基础情况,从而更好地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为地方经济、乡村振兴服务。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陈立佳:《潮州市红色印迹》和《红色印迹地图》这两者的出版,有利于我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深入地了解潮州红色文化,感受潮州地方党组织领导潮州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牺牲的红色精神。下来,我们将把这两者发送到市直各单位,县、镇、村各级党组织,以及各个重要的革命遗址,并和有关单位配合,把《红色印迹地图》张贴到我市的高铁站、车站、码头、宾馆等公共场所和重要的旅游景点,推动红色经济发展,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