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初期有流感样症状,严重可致命!预防感染尽量避免做这事→

发布时间:2024-07-17 20:08:07 来源:潮州信息网

此前国家疾控局通报

浙江省发现一例

甲型流感病毒H3N2

与禽流感病毒H10N5混合感染病例

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周报

公布了首例感染H10N5禽流感的

人类病例调查结果:

本次病例为一名63岁的女性,于2023年11月26日在家中宰杀了一只活鸭子,5天后开始出现咳嗽、咽痛、发热、头痛、疲劳和胸痛等症状,后因严重肺炎和I型呼吸衰竭于12月16日死亡。

调查人员在病例家冰箱里的冷冻鸭肉中,发现了H10N5病毒序列。

专家评估认为,病毒全基因分析显示,H10N5病毒为禽源性未具备有效的感染人的能力,此次疫情为一次偶发的禽到人的跨种属传播。该病毒感染人的风险低,未发生人传人的情况。

??H10N5是什么病毒?

禽流感病毒

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

通常在禽类之间传播

如鸡、鸭、鹅、野生鸟类

近几年发现在哺乳动物中传播

突破种属障碍时也能感染人

HA和NA是甲型流感病毒分型的标志,已发现的HA有18种,NA有11种,H10N5就是其中的一种。

水禽是甲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除个别外,几乎所有的甲型流感病毒亚型都可在水禽中分离到。

调查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感染来源是接触感染病毒的活禽、病死禽或去过受污染的活禽销售市场。

??禽流感是怎么传播的?

1、呼吸道飞沫传播。

吸入含有禽流感病毒的飞沫或气溶胶。

2、直接接触。

接触病死禽或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等而感染。

3、经口传播。

进食病禽的肉及其制品、病禽污染的水和食物,使用病禽污染的食具、饮具。

??人感染禽流感后有什么症状?

患者初期会有发热、咳嗽、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

严重的会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死亡。

人感染H5N1、H7N9和H5N6等亚型病例的重症率和病死率较高。

看到这里

敏锐的小伙伴应该抓到重点了

对,就是“禽”!

鸡、鸭、鹅可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

怎么吃得安全放心?

跟着我们一起get预防小妙招!

收下这份预防小妙招

吃????没烦恼!

 ? 购买时注意4点 ? 

● 不购买活禽或病死禽,建议直接购买集中宰杀处理好的生鲜或冰鲜禽。

● 不购买来源不明的禽鸟类产品,也不要光顾活禽售卖流动摊档。

● 不接触高风险环境,如活体动物市场/农场以及活禽,或有可能被家禽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如必须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手套,接触后尽快洗手。

● 不从活禽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家养,更不要与原有家禽混养。

 ? 处理时做好2步 ? 

01 注意个人防护

尽量避免在家宰杀活禽;

如果一定要在家宰杀,建议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宰杀完成后立即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

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也要彻底清洁双手。

02 注意食品安全

处理和烹饪禽肉及其制品时,应注意生熟分开,切过生肉的砧板应做好彻底的清洗消毒,食物要煮熟煮透。

注:世卫组织指出,流感病毒在正常的烹饪温度下会灭活(禽肉全部达到70摄氏度,即“滚烫”,肉的任何部分不能是淡红色的),食用经过妥善制备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

 ? 如果您从事家禽养殖、运输、销售、宰杀等工作,请在接触禽类时做好3点 ? 

1、要做好个人防护,如戴手套、口罩、穿工作服等;

2、接触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发现病、死禽及时报告动物卫生管理部门,及时妥善处理。

特别提醒:这3点要牢记

①发病及时就医:若有病死禽鸟或活禽市场暴露史,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接触史或暴露史。

②关照重点人群:老人、孕妇、儿童、基础病患者等免疫力较差者尽量不要前往活禽市场或参与处理活禽,更不要接触病死禽。

③不接触野鸟:公园、野生动物园、郊外等地方游玩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接触野生禽鸟,尽量远观,如近距离观赏建议戴口罩,不接触病死禽鸟,更不要捡回食用。

总而言之

鸡、鸭、鹅可以吃

但一定要做好防护噢!

来源:广东疾控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