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3 20:19:45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七我们迎来
七夕佳节
传承家风 花漾七夕
七夕,是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不仅是爱情的象征,也体现了勤劳智慧和家庭幸福的理念。为推动中华传统节日振兴,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节日氛围,饶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饶平县文明办、饶平县妇联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传承家风 花漾七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巧妙融合了“七夕话家风”主题讲座与雅致插花艺术体验,旨在深化公众对良好家风家教、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引领社会树立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念,进而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美满,共同绘制家庭文明新风尚的绚丽图景。活动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绘画心理分析中级导师、高级家庭教育社会工作师蔡曼云讲师受邀出席,并以“七夕话家风”为主题,为听众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讲座。蔡老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并通过观看视频、解读绘画心理等形式进行现场互动,使听众深刻体会到良好家风对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深远影响。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对七夕文化内涵的理解,还重新审视了家庭价值,激发了传承优良家风的热情与决心。随后,进入插花环节。花艺师精心准备了各色鲜花,细致耐心地传授插花技巧,并在台上进行示范,他们详细展示了花束的包装方法与丝带的扎法,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在花艺师的悉心指导下,参与者们纷纷动手实践,将一朵朵鲜花编织成独属于自己的精美花束作品。整个活动现场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创作激情,不仅展现了中华传统插花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参与者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此次“传承家风 花漾七夕”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参与者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底蕴,还以此为契机,提升公众对家庭美德的认识,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家庭观,促进家庭和谐,弘扬传承优良家风,传播文明新风尚。欢乐七夕 巧手相伴
8月9日,饶平县文明办联合汤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乞巧手工体验活动,通过剪纸和制作漆扇传递中国式的千年浪漫。活动中,志愿者向大家讲述七夕节的由来和习俗,详细讲解了剪纸文化及基本剪法,大家边听边学边剪,一幅幅漂亮的剪纸作品在大家手中逐渐成型,笑容在孩子脸上展现。随后,志愿者向大家介绍了漆扇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注意事项,并示范了制作漆扇的过程。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纷纷动手尝试制作漆扇,将选好的色彩滴到水中后轻微搅拌,小心翼翼地将扇子放入水中,颜色便随着水流慢慢地附着于扇面上,一把把色彩斑斓的漆扇作品逐渐呈现在大家面前。此次活动弘扬了传统节日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让大家近距离的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也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文化自信,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七夕“出花园”
潮州小孩有个“福气肚兜”
提起“出花园”
潮州人应该不陌生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前后
“出花园”成年礼习俗
在潮州大地遍地开花
繁复考究的传统环节颇为吸睛
潮州“出花园”习俗——家长会在“出花园”当天清早为小孩准备特殊的“仪式餐”,寄予孩子长大成人、勤奋成材、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望。
“出花园”,是指清代以来,流行于粤东地区,为15虚岁的孩子举办的成人礼俗,表明孩子已长大成人。“出花园”民俗是属于潮汕地区独有的成人礼习俗,2018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传统“冠笄之礼”的民间遗存,时至今日仍具有独特的文化、社会价值。大多家长会选择在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或另择吉日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公婆神“出花园”。
“出花园”这一天,表明孩子已长大成人。“出花园”的孩子不能外出,要在芙蓉花、石榴花等12种具有吉祥意义的鲜花水中沐浴,穿上红肚兜,脚踩祥云椅,穿上外婆家送来的红木屐和新衣服,寓意“出花园”后会有新面貌,出人头地。
作为人生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出花园”具有历史、文化、社会、民俗价值。每一个环节都代表长辈对孩子的祝福,希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学有所成,也要学会担当相应的责任。“出了花园”的孩子,便意味着他们正式告别了自己的童年,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时代青年。“出花园”从古至今,相沿成习,既保留了传统的习俗程式,也赋予了新的内涵。
知道吗,“出花园”这一天,潮州小孩穿上的“福气肚兜”是有讲究的。这个视频记录了潮州成人礼“出花园”必备物品——“肚兜”传统手艺制作的完整过程,展现潮州人“出花园”文化风俗。满满的仪式感,是长辈寄予儿女一生平安顺遂的美好祝愿。看似简单粗朴的传统手艺,充满潮式“讲究”。
看潮州APP综合整理
来源:中国文明网、文明潮州、文明饶平、广东发布、“遇见·潮州”短视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