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1 20:14:26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年来,潮安区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以“一强两争”为战略引领,以“百千万工程”为重要契机,全面推进绿美潮安生态建设,通过打造具有潮安特色的四条“示范带”,因地制宜保护与发展自然资源,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等,不仅美化了潮安区的生态环境,更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绿色发展,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1
科学规划,构建绿美生态新格局
以《潮州市潮安区绿美示范带建设专项规划(2024-2027年)》为发展蓝图,潮安区着力打造一条高质量、出亮点、树典型的绿美示范带,通过“串珠成链”等方式整合了森林乡村、文化旧址、绿道等多种元素;涵盖了绿美保护区、绿美村庄、绿美产业园等多种类型,不仅全面展现潮安区的自然与人文风貌,更与潮安城区联动,形成旅游资源的互补。同时,大力推进构建绿色生态发展带,利用凤凰山等重要节点,奋力打造人文景观带,加快产业一二三融合,打造一批具有潮安特色的品牌企业、品牌产品,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为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宜居宜游新体验。
龙湖古寨水乡
绿美登塘生态建设
2
多措并举,持续守护绿美森林资源
在绿美生态建设中,潮安区格外注重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利用。以归湖镇山犁村为例,山犁村在村民世代守护的基础上,投入资金约170万元,建设占地约2865平方米的古树主题公园,为古树名木提供了重要的保护载体。同时,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及万峰林场通过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中心”,利用架设“高清摄像头+无人机+多源感知体系”等多种技术手段,巧妙结合AI算法,实现全天候、无死角地监测保护区内的情况,有效提升了森林防火、环境监测和生物保护能力。
智能监测系统山犁村古树公园
3
拓产增收,生态效益推动经济效益
潮安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思考如何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万峰林场和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充分挖掘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生态茶园建设;赤凤镇浮石村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发展土地利用率高、生态效益好、产业价值高的菌菇产业,实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探索出一条可借鉴、可发展、可推广的绿色产业路;归湖镇溪美村则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和山水特色,打造网红景点,规划农家乐发展场所,带动森林乡村生态旅游,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变。
林下菌菇种植林下灵芝种植
4
环境整治,提升城乡绿色生活品质
各乡镇以“三个三”为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以“清拆治乱”开路,加强统筹协调、找准问题关键、精准发力推进,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村居环境卫生整治,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共同参与,持续推进典型村、典型镇的清拆工作,以点带面提升区域城乡风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截至目前,潮安区2023年省典型村、2024年选树培育典型村、省委巡视评价为“差”等76个村已清除乱搭乱建和危旧老厝7973处、35.44万平方米;整治明沟未暗渠化3万米;整改问题厕所391个;整治村巷道未硬底化3.45万米;整治“三线”441.68公里;清理乱堆乱放和卫生死角垃圾杂物29495.15吨;清理沟渠、河道8.16万米;清理池塘273个,清理池塘漂浮物、淤泥等13211吨。
来源:潮州百千万工程、潮安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