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开学季警惕“假老师”诈骗

发布时间:2024-09-20 19:49:10 来源:潮州信息网

随着新学期开学,学生班级微信群又热闹起来。不过,这微信群里老师发的通知就一定是真的吗?那可不一定,一些所谓的“老师”,有可能是“潜水”在群里伺机行骗的诈骗分子。近期,我市就有家长被骗了,一起来关注。

9月18日新闻视频

近段时间,我市发生多起骗子冒充老师诈骗学生家长的案件,民警调查发现,这些诈骗分子一般直接在微信上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然后申请加入群聊,由于有些家长群在运营管理上较为松懈,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市反诈骗中心民警 许统辉:不法分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备注昵称为“xxx学生爸爸/妈妈”,由于学生众多,老师无法挨个核实。一旦成为群友,即可查看对方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不法分子只需下载老师的头像,并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老师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骗子伪装成老师发送收费通知,并通过群收款功能向家长收费。学生家长看到发送缴费信息的头像是老师,而且为了孩子的学习,容易信以为真,收款率较高。对此,警方提醒,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络群的管理,尤其是新成立的家校联络群。

市反诈骗中心民警 许统辉:建议家校联络群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询问和确认,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一旦发现身份可疑人员,要及时清理出群;并强调学校收费规定,要求群成员不要乱点链接,不轻易转账,杜绝出现通过群转账、微信红包等形式缴纳费用。另外,家长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在收到缴费通知时,要留意群内是否有重复的班主任头像,不要轻易相信转账的要求。

若遇到可疑情况,可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与老师进行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如不慎被骗,要保存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并立即报警。

来源: 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