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这节“博物小课堂”,让潮州小朋友“玩嗨”中秋节!

发布时间:2024-09-20 19:50:31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蕴含着团圆、和谐、吉祥等美好寓意。在中秋节前夕,潮州市博物馆(市粤东考古中心)举办了博物小课堂——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组织15对亲子家庭到博物馆来参观《潮州侨史展》、猜灯谜、画灯笼,共度中秋佳节,让观众感受到别样的亲情与温暖。

一中秋习俗小课堂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视频里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在中秋习俗小课堂上,文博老师由视频引入,以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和大家一同了解中秋的起源和风俗。现场氛围热烈,小朋友们踊跃发言,向大家介绍自己对中秋节的了解。

月是故乡明

华人华侨的中秋节

课堂上,结合潮州市博物馆《潮州侨史展》的内容,文博老师还向大家介绍了一些东南亚国家华人华侨过中秋节的习俗。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旅居东南亚的华侨华人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延续、传承的桥梁。虽然各国过中秋的习俗不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家人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讲解“潮人下南洋”的故事

科普课程结束后,大家兴致盎然地参观了《潮州侨史展》。他们在“潮人下南洋”的历程中探寻历史印迹,在一封封珍贵的侨批里,体会老一辈海外侨胞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侨批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

巧手绘灯笼

美好的节日,除了有知识粮食相伴,自己动手做灯笼,也是节日里满满的幸福仪式。活动中,文博老师讲解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在文博志愿者细心地协助下,大家跃跃欲试,小心翼翼地进行起稿、上色。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彩绘灯笼就映入眼帘,整个场面热闹、温馨、其乐融融,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到节日的幸福。

【 成果展示 】

本次文化体验活动通过“理论授课+展厅讲解+文化体验”的模式,进一步挖掘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让亲子们在趣味知识科普课堂中体会中秋节的魅力,在文化体验课堂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碰撞。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的珍视与保护。接下来,潮州市博物馆(市粤东考古中心)将继续努力,通过更多形式的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 END ☆

来源:潮州市博物馆(市粤东考古中心)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