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千年古城“新新”向荣

发布时间:2024-10-14 19:33:18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州抓好综合治理,让韩江秀水长清。温亿中 摄

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潮州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千年古城 “新新”向荣

韩江碧波荡漾、秀水长清,古城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潮州地区生产总值从千亿元门槛拉升到1356亿元;整合优质国有资产超300亿元;镇海楼复建重现府治风貌;获得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主办权;韩江(潮州段)全国示范河湖高分通过水利部验收……

千年古城,蓬勃向上。当前的潮州,正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在感恩奋进中激活中国式现代化潮州实践“一池春水”,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

立足特色??

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行

产业是发展之本,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柱,也是潮州发展的最强王牌。目前,潮州已形成以陶瓷、食品、印刷包装、服装等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双翼齐飞”的产业发展格局,拥有“中国瓷都”“中国婚纱礼服名城”等多个“国字号”招牌。

抓好产业经济发展,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潮州高质量发展。今年来,潮州聚焦产业发展,立足特色资源禀赋,谋划湘桥“中心城区”、潮安“工业强区”、饶平“临海新城”发展路径,强化县域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加快建设15个县域特色产业园。

 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潮州健全镇级产业园扶持发展体系,精心打造庵埠“糖果小镇”,“一镇一策”支持枫溪陶瓷、古巷智能卫浴、钱东盐焗鸡、汫洲水产、官塘牛肉火锅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潮州招商引资工作也步入新阶段,制定出台《2024年潮州市招商引资工作要点》《2024年潮州市招商引资攻坚工作方案》等文件,定目标、列清单、下任务、抓落实,建立走出去“上门招商”机制,明确市、县区、园区主要领导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1次、走访目标企业不少于3家,争取招引更多的制造业、文旅等重大项目。

通过共同努力,今年以来,潮州招商引资捷报频传——信基沙溪全球采购中心项目、华界智能科技新材料生产项目、广东华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生产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数据显示,今年1月—8月,潮州签约投资项目201个,总投资254.34亿元,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落户潮州。

产业赋能,平台先行。深潮两市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关系以来,深潮指挥部在推进共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以产业基金平台搭建、管理组织架构完善、市场化开发运营路径探索等多举措,为产业园区建设提质赋能,为招商引资工作打好基础,助推潮州“制造业当家”发展目标加速实现。

文化赋能??

激发消费旅游新活力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潮州围绕宣传推广“府楼猴”IP,组织举办主题为“心想事成,遇见府楼猴”的文旅系列活动,为广大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彰显了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活力。

 在文旅系列活动的助推下,潮州古城迎来八方宾客,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据大数据监测,2024年国庆假期外地来潮人数228.93万人次,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牌坊街人流量达到95.54万人次。

 随着2024年潮州国庆文旅系列活动的圆满落幕,潮州通过“府楼猴”这一古城旅游形象IP,增强了城市文化影响力。通过文化赋能,提升了旅游业的水平,更为产业融合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潮音袅袅,好戏连台。步入牌坊街的外江梨园公所,总能听到一阵阵潮剧之音。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都会吸引不少周边游客群众扫码预约前来观看。

据悉,外江梨园公所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集潮式茶馆、非遗体验、戏曲表演等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展示空间,也是潮州古城首个非遗主题的博物馆式茶室。

依托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主题街巷等场所,潮州正致力打造古城非遗展销“大客厅”,推动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赋予非遗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潮州作为广东省非遗大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7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47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0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位居全省前列。

不仅如此,近年来,潮州古城获得的荣誉也不少:2022年1月,潮州市湘桥区牌坊街入选文旅部公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2023年12月,潮州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2024年6月,潮州“以‘绣花功夫’匠心打造潮州古城新风貌”的案例,成功入选广东省文旅厅公布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名单。

绿色发展??

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沿着潮州韩江碧道散步,一边是古韵流香的古城,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江面,一幅幅“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潮州市抓好韩江流域综合治理,努力把韩江干流潮州段打造成人民满意的幸福河、示范河样板,让韩江秀水长清。

根据监测,韩江潮州段水质常年保持地表Ⅱ类以上水质。2020年底,韩江(潮州段)高分通过全国首批17个示范河湖创建的验收,是全省唯一入选的河湖。

优良的水质让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2021年8月,绝迹30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韩江鼋在韩江重新出现,此后又多次在韩江发现鼋。

与此同时,潮州还全力推进韩江“一江两岸四堤”碧道试点建设,统筹考虑韩江的防洪排水、供水保障、生态保护、景观休闲、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建设了韩江两岸堤围综合整治等项目,在全省率先完成万里碧道试点建设。

万里碧道,亦是潮州绿美建设的缩影。自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以来,潮州以绿为笔,完善绿美生态文明建设动力机制,绘就出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业兴人和的绿美生态画卷。

日前,《潮州市潮安区绿美示范带建设专项规划(2024—2027年)》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广东省首条绿美示范带正式在潮州落地。

碧道升级碧带,绿美更添成色。作为全省首条绿美示范带,项目以文祠镇上珂村为起点,沿县道072线经归湖镇转县道073线至万峰林场黄竹窝村,长度为39.88公里、建设规模4449.68公顷。涉及文祠、归湖、赤凤、万峰林场(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镇(场),连接凤凰山茶旅走廊。

据介绍,该绿美示范带涵盖了绿美保护区、绿美公园、绿美古树、绿美街区、绿美村庄、绿美庭院、绿美产业园等多种类型,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增绿提质、兴绿护绿,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绿美示范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山峦叠嶂、林海连绵、秀水长清,这片总面积28.12平方公里的“绿洲”,森林覆盖率达96%,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为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孕育和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这一切,都是潮州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潮州注重优化林分、改造林相,大力建设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村,整体提升凤凰山、桑埔山等山脉森林景观,深化古树名木管护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绿色空间。

此外,实施绿色通道建设、打造绿美干道,亦是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交会处的潮州,毗邻福建,是广东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为此,潮州制定《潮州市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工作方案》,将重点做好房屋风貌提升、绿美干道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撂荒地整治、坟地整治的“两个提升三个整治”,擦亮城市“窗口”,达到干净整洁、绿意盎然的目标,奋力打造崭新的广东“东大门”。

对由闽入潮的2条高速公路、5条国省道、2条高铁等交通沿线,以及区域内18个高速口、6条出入城区主要道路,潮州高标准开展风貌品质提升,打造“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绿美风景线。


来源:南方日报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