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文明创评

一生俭朴,倾尽所有助学!杨恩泽,这位饶平籍教授值得我们铭记!

发布时间:2024-10-28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新学期之初,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一年一度的成和奖教奖学金如期颁发,然而那个每年都会准时把2万元捐款打到学校账上的杨恩泽教授已经去世5年了。杨恩泽出生于所城镇,是我国光纤通讯事业开拓者之一,从教70余年,为国育才无数。80多岁高龄时,杨恩泽开始为家乡奖教奖学,鼓励家乡的孩子们立志成才。现在,我们一起聆听杨老先生的故事。

湛蓝的天幕下,沐浴着秋阳的所城镇中心小学书声琅琅,朝气蓬勃。位于校园中心的杨恩泽塑像神情谦和,可亲可敬。这位慈祥的老先生毕生教书育人,晚年更是情系家乡,竭尽所能助力家乡的基础教育。

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振永:杨教授是一个说话很少,但做事挺多的人。我2005年的时候到他家里去,他家里挺简朴的,穿的衣服还打着补丁。对于吃饭,他说过一句话,5元以内的我就吃,超过5元的就不吃,但是他对学校学生的资助是很慷慨的。

生活极为俭朴的杨恩泽,对家乡教育事业十分慷慨,一帮就是20年。杨恩泽1919年生于所城镇,1937年考入武汉大学,师从吴大任等学术大家,是我国光纤通讯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一生,在所研究的无线电通信、微波通信、毫米波通信领域均有很高成就。从教70余年,杨恩泽培养出数不清的国家栋梁之才。听说家乡基础教育还较薄弱,2004年,已经80多岁的杨恩泽向家乡学校捐赠了一批电脑。

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振永:他开始捐赠了10台电脑,后来出资30万元建成和科学楼,他第三批10万元汇款出来的时候,存折上只剩下5元。2006年5月26日成和科学楼剪彩以后,他觉得他做得还不够,他说我们来成立一个成和奖教奖学金,我每年出1万元,2006年、2007年他每年就汇款1万元做奖教奖学金。从2008年开始,他说每年把奖教奖学金提到2万元,一直到现在,他说他保持20年。

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恩泽:这是有一个同情心,再还有一个就是报恩,所以我这个捐资奖学也是一种报恩的思想。(杨恩泽教授生前接受采访历史资料)

每年新学年之初,所城镇中心小学都会用成和奖教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收到照片的杨恩泽还不忘殷殷叮嘱。2019年10月,杨恩泽教授去世,他在遗嘱中向儿女们交代了“身后事”,其中一项就是2007年答应连续给成和奖教奖学金捐赠20年没有完成的,子女帮着完成。

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振永:他在天津大学的房子,他去世以后就卖了,卖了300万元,50万元捐给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买设备,100万元捐给天津大学奖学励教基金,把150万元捐给我们中心小学,扩建成和科学楼,再建一栋更适应我们现在学校的需要。这座科学楼在4月份就通过县政府的立项,计划在明年7月份竣工。

杨恩泽的儿子 杨石:在他的遗嘱中,他把他所有的资产全部捐献给社会,没有给子女留下一分钱。他对家乡特别有感情。这个奖学金将一直按照他的遗嘱,还要一直延续到2026年,我们一定会完成他的遗愿。

杨恩泽的故居,位于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大城所内。这里后来办过小学、幼儿园,如今又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神文明的种子在这里传播。受杨恩泽精神的感召,这些年来,更多乡贤慷慨解囊,捐赠图书馆、更新学校教学设备设施,投入到助力家乡基础教育的行动中。

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学生 陈可欣:杨恩泽爷爷省吃俭用,对自己极其吝啬,却对我们倾尽所有,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杨爷爷的期望,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回馈家乡。

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教师 杨洁:我会以杨教授为榜样,努力奋斗,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饶平县所城镇副镇长 黄楚雄:杨恩泽教授时至今日,他留下来的承诺,都在优化所城镇教育事业上一一兑现,所城镇教育事业不断上新台阶。

所城镇是杨恩泽的出生地。这里有他牵挂的家乡学子,有他身体力行支持的家乡教育,也是他的叶落归根之地。

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校长 杨振永:杨老先生一生俭朴,他从小离开家乡,在生前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百年以后,如他所愿,我们在金银山上种了这棵松树,让杨老先生的精神永存下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站在金银山公园,正好俯瞰到所城镇中心小学。如今,金银山上的松树亭亭如盖,一如既往地守护着孩子们。

教泽绵长,桃李芬芳。为人师表,杨恩泽教授毫无保留地把毕生所有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特别是通过奖教奖学为家乡学子带来前行的力量,用尽了生命的热量去照耀着青少年学子。向杨老先生致敬!

关于文明创评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