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7 09:11:15 来源:潮州信息网
在潮安区庵埠镇,由于人口居住密集、商贸往来频繁,辖区矛盾纠纷类型多样、群众解纷需求多元。近段时间以来,庵埠镇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依托庵埠镇综治中心为中枢平台,充分发动商会、乡贤、小区、志愿者等民间多元N力量,以“联、和、德”善治,进一步实现资源联动、矛盾联调、平安联创。今年来,庵埠镇共排查矛盾纠纷1290宗,均妥善化解在基层,实现“小治理”筑牢“大平安”。
“联”心搭桥
“小细胞”共建“大平安”
庵埠镇“1+6+N”体系建设依托镇综治中心为中枢平台,充分发动公司、商会、团体及其他民间力量多元参与,“小细胞”拓渠道,“联”心搭桥,构建平安共建新格局。
庵埠镇延伸“触角”,先后发动江西商会、潮州市食品行业协会、金阳花园业委会、杨氏宗亲联谊会、庵埠镇社会工作与志愿者服务协会等10家组织团体授牌共建,成立“庵埠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作站”,架起“共建桥”,将矛盾消除于未然,风险化解于无形。
该镇发挥社工站建在村居、亲近群众、服务民生优势,通过“聊闲篇、话家常”真实掌握特殊关爱群体情况,仙溪村老年人协会、文里村杨氏联谊会依托老党员、老干部、老人理事、本地乡贤等自治力量,以茶为媒“面对面、心贴心”捕捉村民纠纷“弱信号”,实现民意“零盲点”、矛盾“零激化”,服务“零距离”、关爱“零缺失”。商会、协会发挥行业特性和乡缘优势为本土食品、包装、印刷等行业发展下衍生的涉外来务工人员矛盾纠纷搭建沟通桥梁,为涉稳涉外籍劳资调解纠纷“破冰”。
该镇与彩丰物流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禁毒志愿服务队,对吸毒人员尤其是涉毒家庭的青少年进行结对帮扶,依托“粤心安”心理辅导室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卸心防、纾心绪、解心结,做到重点群体未病先防,苗头风险未发先防。
“和”睦共治
“小切口”自创“大特色”
目前,庵埠镇金阳花园“平安小区·和谐家园”试点已落地建成,融合资源,依托“党支部+业委会+楼栋党员联系户”模式将社区治理服务送进家门,“小切口”促成效,“和”睦共治,探索基层治理新方式。
金阳花园发挥庵埠镇第一个建立业委会、潮安区第一批成立小区党支部“两个一”优势,建立党员联系户模式,织密“党建+物管”治理网络,设置会议室、议事亭,鼓励小区住户将问题摆上桌面,围绕环境卫生、绿化建设、设施增建等方面谈看法、提思路。依托业委会议事协商,小区“下水道老旧易堵塞”问题最终采取“物业公摊20%+楼栋众筹80%”方式解决,通过移栽绿化树改建摩托车便民充电站,小区安全系数通过消防水管换新、监控设施补点等得以大大提升……
依托金阳花园业委会成立调解委员会,借力龙桥社区人民调委会穿针引线,集聚物业管理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平安建设宣传多功能于一体,摸查纠纷苗头,收集群众诉求,说和家庭邻里,调解物管纠纷。因下水道堵塞、楼上噪音影响作息等产生纠纷……调解员邀请双方共聚凉亭,以一杯工夫茶解决邻里纠纷,引导住户心平气和谈问题、解“疙瘩”、化“心结”。
小区斑驳的后墙被改造成了“文明墙”“法治墙”,设置了禁毒栏、普法角、理论之窗、安全教育等板块,让住户潜移默化中提高法治意识;业委会也积极配合镇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在小区开展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防范邪教、防范电信诈骗等法治活动,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德”润人心
“小笔触”绘出“大蓝图”
文里村“志愿共建”是庵埠镇基层治理可推广的品牌经验。文里村将春晖敬老爱心协会、杨氏联谊会、同奉善堂及妇联团体等纳入“N”队伍,以“德”善治,让矛盾止于毫末、纠纷化于未发,实现“小笔触”绘出“新枫景”。
该镇利用文里村志愿服务力量在群众中的“好口碑”,发动党员志愿者、老人理事会等,为邻里、家庭、婚恋、宗族等调解工作打上“温情牌”,串门入户聊家常,用身边人解决身边事。依托文里村杨氏联谊会,该村成立杨氏宗亲调解委员会,针对村民纠纷,由村干部、“五老”人员用常理、亲理、法理化怨解结,实现“议事先讲情”“调解不伤情”。利用同奉善堂、太和善堂的总社位于文里村的地理优势,将“同心厚德、乐善好施”的善堂文化融入社会治理,倡导“善”在心中、以“德”善治,树立善治“新风尚”。
(安宣)
编辑 张泽慧 责任编辑 梁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