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文明创评

大爱暖城潮州更美!超36万志愿者助推“志愿潮州”建设向纵深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06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志愿潮州 一路同行”……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连日来,潮州在市区各大主干道各大地标建筑集体亮灯,并在户外屏幕轮番滚动播放祝福标语和有潮州特色的公益宣传海报;环城穿梭的公交车车身上,也亮出了潮州的标志性景点和“潮州红马甲”的形象。这些美好祝福所面向的主角,正是潮州的全体志愿者。

既是致敬,也是弘扬。近年来,潮州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红马甲”已然成为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实名注册志愿者368733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2880个,累计志愿服务活动时长1382.32万小时。

他们当中,有党员团员,有帮扶困难群众的热心人士,有呵护群众健康的医务工作者,有绿美潮州的践行者,有振兴乡村的青年志愿者,有平安建设的守护者,有文化潮州的传播者。他们,用小善点亮他人,用大爱温暖城市。这一群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助推着“志愿潮州”建设向纵深发展,正成为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繁荣美丽的澎湃力量。

健全体系提效能 志愿服务谱新篇

“请问洗手间在哪里?”“今晚有没有灯光秀?”“母婴室在哪里?”……在潮州古城牌坊街商圈党群服务站,游客们的问题总是能得到志愿者们及时而热情的回应。

潮州古城作为潮州景点的核心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每逢节假日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客流量显著攀升。

鉴于此,湘桥区近年来积极行动,通过搭建党建大联盟,充分整合党建资源,建成牌坊街商圈党群服务站、牌坊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一站两中心”志愿服务阵地,强化“一站两中心”的综合功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在重大节假日,湘桥区机关青年干部与学校青年教师更是化身为热情的志愿者,在古城的关键位置、文旅巡游线路、景点周边设立服务点,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道路指引等志愿服务,确保游客满意度。

在潮安区,志愿者同样成为爱与热情的传递者。今年7月,在潮安区庵埠镇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广东(潮州)特色食品产业大会上,其志愿服务同样大放异彩。近千名志愿者在会场及其周边地区忙碌着,为来自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场馆指引、信息咨询、交通引导以及车辆接送等多项服务。

活动前期,潮安区广泛宣传发动,从区直机关、乡镇村居、行业协会、青年学生招募1000余名志愿者和300多辆服务车辆,组建一支由党员干部、青年学生、产业工人、基层群众共同组成的“潮小糖”志愿服务队伍,负责提供交通引导、专业市场、宣传推介、秩序维护、文明劝导等五大方面志愿服务。

紧接着,在“潮食会”期间,“潮小糖”志愿服务队伍立足各自职责,累计接待服务宾客约17万人次,为宾客提供咨询讲解服务1万多次,免费接送宾客3000多人次。志愿者们以专业的素养和良好的服务质量,成为了“潮食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此同时,饶平县也在积极行动,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依托“志愿+社工”的创新模式,饶平县成立了饶平县志愿者联合会,将全县各镇社工站、志愿服务组织共37个队伍团结凝聚起来,有效提高社工队伍、志愿者队伍组织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同时推动志愿服务组织与“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开展结对志愿服务行动,定期组织社工、志愿者们深入“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在各县(区)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的基础上,潮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自今年5月份成立以来,正式从潮州市委宣传部接过全市志愿服务统筹协调这一工作交接棒,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进一步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今年10月,经过前期深入细致的摸底调研工作,潮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在潮州慈善总会设立潮州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严格规定基金的使用与管理,为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了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潮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还对潮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的相关设置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成员单位为41个,搭建起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抓总,各成员密切合作、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将为潮州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志愿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和效能的持续提升。

打造品牌亮形象 志愿风采耀凤城

打开“中国好人”、潮州市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会长陈顺民的微信朋友圈可以看到,每一条动态都满载着寻失与公益的温情:“敬请大家留意关注爱心转发!”“已找到,撤销启事!”这些简短的话语背后,是陈顺民与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无数次的奔波与坚守。

在联合会的工作室内,数百面锦旗挂满墙壁,它们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团圆故事。自2017年3月陈顺民组建这支公益团队以来,他们已无偿协寻走失人员2418宗,成功找回2327宗,寻回率高达96.24%。这不仅仅是一组数据,更是2000多个家庭的希望和重生,是陈顺民和团队志愿者们无数个日夜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的见证。

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们的高效和专业,更在于他们那份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人性的深情关怀。正如陈顺民所言:“我们找回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完整的家。”这份初心和坚守,让他们的志愿服务品牌熠熠生辉。

而在潮州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潮州市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队则发挥着重要作用。走进博物馆,一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小志愿者们,身着志愿者服装,热情地为游客介绍展品,带领大家领略潮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据潮州市博物馆讲解员何跃欣介绍,该志愿服务队自2016年成立以来,打造了“潮州文化小使者”“博物小课堂”“考古讲堂”“行走的文博”“红领巾讲解员”等多个文化志愿品牌,吸引超过2万人次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超8万小时。

就读于潮安区金石镇东莆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蔡梓炀,去年获得“潮州文化小使者”金奖后,每到周末便来潮州市博物馆参与志愿讲解。她清脆悦耳的声音,带着对潮州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责任感,引得游客驻足聆听。

对于蔡梓炀来说,成为“潮州文化小使者”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她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潮州文化的重任,因此每一次讲解都格外用心。“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潮州文化,爱上潮州这座城市。”蔡梓炀坚定地说。

自2023年起,潮州市博物馆通过连续举办两届“潮州文化小使者”评选活动,已成功培育出一批像蔡梓炀这样热爱并致力于传播潮州文化的中、小学生志愿者。潮州市博物馆文化志愿服务队的成功,不仅在于他们打造出了“潮州文化小使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更在于他们通过这些项目,激发了更多孩子对潮州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这些志愿服务品牌,不仅展现了潮州志愿者的风采,也为城市增添了温暖与活力。它们如同一个个明亮的灯塔,引领着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共同为潮州的发展贡献力量。

除了这些志愿服务品牌,潮州还积极制定《开展“党建引领 志愿同行”行动实施方案》,以“月月有主题 志愿四季行”为目标,分时分众分类打造12个主题志愿服务品牌系列活动,深化带动打造N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着力唱响志愿服务“四季歌”。

今年10月是全国第15个“敬老月”,潮州市委社会工作部便联合潮州市委组织部等单位,以市县镇联动方式,携手多方力量,将健康直通车开到群众家门口,深入挂钩联系单位饶平县浮滨镇开展“情暖金秋·关爱同行”敬老爱老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群众送去义医义诊义剪等暖心服务,这也是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的一次探索和实践。

壮大队伍凝心力 志愿力量筑基石

去年8月,来自山东的青年韦自强,通过“广东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的考核筛选,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憧憬,来到潮安区庵埠镇这片陌生的土地,成为了一名乡镇综合服务岗的志愿者。

初到潮州,韦自强面临着诸多挑战。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让他在工作中屡屡受挫。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他经常向同事请教,努力学习潮州话,主动与村民交流,通过抓关键词,逐渐克服了语言障碍。

在理论政策宣讲工作中,韦自强更是展现出了他的耐心和细心。他深知,政策的落地实施离不开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因此,他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政策的初衷和目的讲解得清清楚楚,让村民们能够真正明白政策的好处。

而在韦自强的积极动员下,村民们纷纷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共同为打造干净整洁和美乡村贡献力量。

自2021年以来,潮州这片热土上已迎来了390名像韦自强这样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分别扎根于50个乡镇政府和106所山区学校,走上讲台,走进田野,用青春与汗水浇灌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方面,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为潮州带来了新鲜血液与先进理念,不断壮大着潮州志愿者的队伍。

为了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潮州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培训活动。今年7月,潮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市民政局,以校地合作的方式,举办全市“社会工作人才能力提升暨志愿服务培训班”,为潮州市“双百工程”督导、各镇(街)社工站相关代表、社工机构及志愿者组织代表等300多人进行授课。

今年国庆期间,为配合潮州文旅系列活动,潮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共青团潮州市委,从潮郡文化志愿者联合会及韩山师范学院招募志愿者超1000名,以“骨干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的组合,并进行全面岗前适应性培训,全力做好志愿服务保障工作。

此外,潮州还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全市各大型赛会赛事的志愿服务,在茶博会、烟花秀、无人机表演、文化巡游、半程马拉松等大型赛事及节日盛会活动中,青年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细致的服务,为盛会增光添彩,赢得了央视等媒体及与会嘉宾的高度赞誉。据共青团潮州市委数据统计,潮州已组织大型志愿服务活动14场,参与志愿者超过12800人次,充分展现了潮州志愿者的风采与力量。

为了进一步壮大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潮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潮州市文明办、潮州市民政局、共青团潮州市委于今年10月联合发出《在全市进一步推进志愿者及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工作的通知》,在全市广泛推进志愿者及志愿者组织注册工作。这一举措旨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事业,共同为潮州志愿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正是通过不断吸引社会各界各领域志愿者加入、积极开展培训活动以及推进注册工作,潮州的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凝聚力不断增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奉献,为潮州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共同筑起志愿服务的坚固基石。

■延伸

“七彩”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

围绕2024年国际志愿者日“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主题,潮州将从今年12月开始,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和美社区·幸福邻里”——潮州市“七彩”志愿服务赋能基层治理专项行动,并于国际志愿者日前后在市及各县(区)举办集中活动,把“志愿服务资源力量下沉社区(村)服务群众”这篇文章做好做实。

在此次专项行动中,潮州将着力挖掘潮州志愿服务的“深度”,通过充分整合各区域、各领域志愿服务队伍,以党建引领红、暖心帮扶橙等七个服务类型为主题,进社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更好服务困难群体,回应基层需求,带动打造社区(村)特色志愿工作品牌,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让志愿文化在潮州各地生根发芽。

“党建引领红”志愿服务活动,是“七彩”志愿服务中的重要一环。潮州将充分发挥党员、团员在志愿服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团”“百姓宣讲团”“青年讲师团”作用,聚焦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精心策划开展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宣讲活动。

“暖心帮扶橙”志愿服务活动将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广泛引导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走进社区(村)开展邻里互助、青少年关爱、助老“金晖行动”、助残“阳光行动”、教育助学等党政关切、群众急需的特色志愿服务,传递党和社会温暖。

“阳光健康黄”志愿服务活动将广泛发动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的志愿服务组织(团队)与周边社区建立结对服务机制,组织党员、团员、志愿者到社区(村),到群众身边,组织开展政策宣讲、业务咨询、义医义诊、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

“生态环保绿”志愿服务活动将围绕绿美潮州生态建设、“林长制”、“河长制”等工作,通过深化拓展保护母亲河志愿行动、建立“河小青”等各类公益队伍、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开展“拾分美丽”垃圾分类志愿活动等,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参与度和覆盖面。

“活力风采青”志愿服务活动则将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引导青少年重点参与关爱“一老一小”群体、助力“百千万工程”“绿美潮州生态建设”等中心工作,让青少年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宣传者。

“平安守护蓝”志愿服务活动将开展应急救援救护、防灾减灾、交通劝导等志愿活动,推动安全生产、应急自救、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等基层一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合力守护“平安潮州”。

“文化传承紫”志愿服务活动将聚焦文化讲解与导览、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演出与展示等,发动志愿者开展文化志愿讲解,在文化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定期举办非遗项目展示活动,并号召全市青少年利用假期,以就近就便为原则,依托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参与爱心帮扶、便民服务、景点讲解等志愿服务。

关于文明创评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