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南方观察丨潮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这三个关键词尤为亮眼

发布时间:2025-02-09 12:20:55 来源:潮州信息网

2月6日下午,潮州市召开“新春第一会”——高质量发展大会,动员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擂响聚力攻坚“百千万工程”、坚定不移干好“三件大事”的奋进战鼓。会上,潮州市委主要领导提到了三个关键词——

信心何来?

“回望过去一年,我们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经历了后发赶超,看到了美丽风景,过得极不平凡,让人感慨难忘。”潮州市委主要领导表示。

这一年,潮州在逆境中突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400亿元新台阶,农业总产值和贷款余额增速排名全省第一,社消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工业技改等指标增速排名全省第三,拼出了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

这一年,潮州在承压中前行——“东大门”提升工程广受好评,“三个三”攻坚行动实现城乡新变化,上百口深水网箱蔚为壮观,花鲈鱼苗填补省内空白并向全省供应,凤凰大桥等交通动脉顺利贯通,潮人公园即将建成,拼出了美丽城乡的崭新图景。

这一年,潮州在改革中破局——海上风电项目实现新突破,益海嘉里、华瀛LNG等百亿级项目投产,飞天燕瓷土矿管理实现由乱及治,亚太码头10年股权分散问题成功解决,20年来混乱无序的燃气领域实现国资控股“一张网”管理,拼出了改革发展的潮州模式。

会上,潮州市委主要领导还谈起诸多让人难忘的故事和细节:凤凰单丛交出近百亿产值,山区农民的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百千万工程”战场上,广大群众撸起袖子清扫卫生、栽种树木,生动诠释了“自己家园自己建”;每一个节假日,无数志愿者驻守在古城各个角落;“7·26”最强降雨来临时,上万名基层干部在风雨中挨家挨户“叫应”“转移”,让两万多名受灾群众免受生命威胁;在兄弟城市汕头,潮州接过国际潮团总会会旗,宣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正式进入“潮州时间”……

“放眼潮州大地,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每一个‘你’都在挥洒汗水、都在拼搏努力,这是潮州弯道超车的强大底气,也是潮州实现现代化的坚实支撑。大家都很了不起,值得为自己点上一个大大的‘赞’!”这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由此可见——潮州信心,来自每一个潮州人在这片热土上的辛勤耕耘,来自近年来在潮州不断形成的实干争先的火热氛围,更来自对潮州现代化建设美好明天的期望和畅想。

实干何为?

大会提出,省委以战略眼光擘画发展坐标,赋予潮州“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果目标任务,寄望潮州“在全省率先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干出样板”“2025年底实现全域美丽”。因此,要聚力攻坚“百千万工程”,坚定不移干好“三件大事”。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而这同样是潮州的必由之路。与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一样,潮州把第一件大事聚焦在“坚定不移大抓工业产业”上。

大抓工业产业,潮州有基础有条件,也有短板有掣肘,但更有优势有空间。一个“大”字,便看得出潮州的方向:要聚焦,更要突破;要攻坚,更要跃升。

潮州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紧紧抓住强县这个关键,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走好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推动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如何“大抓”?大会提出了三个思维。

第一个思维,是要以全域思维优化产业布局。“全域”,意味着全视野研判、全方位统筹。聚焦县域,要坚持潮安“工业强区”、饶平“临港新城”、湘桥“中心城区”功能定位,强化县域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做大做强15个县域特色产业园,构建“政策赋能+平台集聚+链式招商”发展体系。聚焦镇域,要立足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发展定位,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强镇。此外,还要坚持以工业武装农业,用制造牵引服务,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着力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水平,把富民兴村产业之路走得更有奔头。

大抓工业产业,离不开向新向优。第二个思维,便是以系统思维构建产业体系。

在这方面,潮州将发挥产业基础扎实优势,统筹推进优势产业突围和产业格局突破,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聚焦八大支柱产业开展链式改造,把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抢占“大风电产业”千亿新赛道,加速推动海上风电项目、明阳绿能项目和海工装备产业落地,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增长极,探索激活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经济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到2027年形成千亿级现代轻工产业集群。

系统思维还体现在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潮州将推动壮大顶天立地的领军企业,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让各具神态的“企业之树”汇聚成生机盎然的“产业之林”,挺起产业经济的“硬脊梁”。

第三个思维,是以战略思维攻坚重大项目。

具有战略思维,就要胸怀大局、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对此,潮州将高举“项目为王”旗帜,全面打响“重大项目突破年”行动,靶向攻坚“五类项目”,全力冲刺项目策划、项目投资、项目招商“三个突破”,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

几个数字值得关注:全力抓好年度投资211亿元的210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创新实施“链式招商、资本招商、标准厂房招商”组合拳,力促全年招引规模突破400亿元,以增量带存量。

潮州要干的第二件大事,是坚定不移提升城乡风貌,绘就全域美丽“新画卷”。

“风貌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竞争力。推动全域美丽,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带动群众,深入开展‘城乡品质提升年’行动,统筹兼顾好局部重点打造和整体协调推进,着力建设‘最宜居秀美城乡’。”潮州市委主要领导表示。

对此,大会提出了“点”“线”“面”三个要求:在“点”上突破,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坚持“带上有亮点、村里有典型”的思路,在各类领域和重要节点上,培育打造一批富有潮州特色、可参观可借鉴的精品亮点项目。在“线”上提升,建设好“东大门”提升工程,塑优城市门户风貌,确保4月底前重要景观节点呈现崭新风貌。在“面”上拓展,培育全域典型镇村。今年,潮州市委在选取10个镇、56个村作为第三批省级典型镇村的基础上,自我加压,将其他镇村全部列入市级典型镇村进行培育,其目的就在于——让每个镇村既有现代文明形态,更具地域美学神韵,全方位展示潮州新面貌新气象,让各方宾客感受不一样的新潮州。

“侨”是潮州链接世界、扩大开放的宝贵资源。今年恰逢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举办之年,潮州要干好的三件大事正是坚定不移做好“侨”的文章,凝聚四海同心“大团结”。

在这方面,潮州将在三个层次上做好工作:把做好“侨”的文章放在突出位置,坚持凝聚侨心、汇聚侨力、发挥侨智,最大限度团结广大潮籍华侨华人参与“百千万工程”、融入现代化建设;以“家”为根凝聚潮人力量,架设跨越时空的连心桥,搭建市领导同侨领常态化沟通的机制,打造“云端会客+线下恳谈”模式;以“文”为魂唤醒乡愁记忆,扛起“天下潮人心灵原乡”使命担当,实施中华文化、潮州文化传播工程,策划组织“潮州节”“潮州文化海外行”“寻根之旅”等专项活动,向海内外展现潮州文化独特魅力。

使命何在?

使命来自目标,使命来自责任。大会提出,聚力攻坚“百千万工程”,坚定不移干好“三件大事”,是一份“庄严承诺”。“要敢闯敢试、埋头苦干,真正把实绩写在潮州大地上、写到群众心坎里。”

大会提出,要在解放思想中彰显大格局。“如果我们思想停留在‘过去时’,就会迅速落后于时代。大家要睁眼看世界,积极走出去,向先进看齐,跟上时代步伐。”基于此,潮州市委主要领导在会上要求,在“百千万工程”项目和中铁建助力项目上,要树立“最短施工期”理念,在政务服务、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提升施工效率,打造经得起历史、经得起人民检验的精品项目。

完成“三件大事”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因此,大会要求,要在真抓实干中彰显高标准,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推动工作,继续把“大抓基层、大抓落实”作为主线,完善市县领导挂钩联系典型镇村机制,深化“每周二下乡推进日”“常委会听取镇街汇报”“典型镇村大督查”等制度,持续落实市县领导“一周一下乡、一周一协调”、镇村领导“一周一计划、一周一反馈”、重点工作“一日一调度”,进一步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

此外,还要在众志成城中彰显凝聚力。大会提出,要用群众看得到的变化、感受得到的实惠,引导群众参与到环境整治、风貌管控等工作上来。要坚持党群同心,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做好“潮侨”“潮商”两篇文章,深化与中铁建的共建合作,发挥深圳和中山帮扶协作作用,带动地方国企、民企共同助力,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县镇村建设,凝聚起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展现潮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范。

来源:南方+、南方日报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