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潮州市博物馆内,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5-19 20:51:28 来源:潮州信息网

文物瑰宝“活”教材  汲古润今“新”课堂

——《浪潮奔涌 文博芳华》系列报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陈列馆,更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去年以来,市博物馆开放创新,打造启迪心智、涵育情操的传承课堂,引导学生从文物中汲取智慧,培养家国情怀,点亮文化之光。

文物瑰宝“活”教材汲古润今“新”课堂

5月17日新闻视频

在市博物馆内,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进行。学生们带着研学手册和探究任务走进展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发现、观察、提问、自主寻找答案,一件件斑驳的文物成为“无声的导师”,学生产生“对话”,历史跃然眼前。

市高级实验学校学生 苏腾其:看到一件件精美的文物,还有配上讲解员生动形象的讲解,让我觉得是跟课堂上非常不一样的感受。它不再是一些冷冰冰的文字或者是照片,而是一些生动具体的物件、历史事件摆在我的面前,让我深受体会,也更好地了解潮州府的前世今生。

市高级实验学校学生 林堉恩:这次研学活动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潮州深厚的底蕴,课堂只是一些图片、老师的讲解,但是在博物馆中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看到我们潮州的这些文化。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来到潮州市博物馆,来了解、传承、认识我们的潮州文化。

在博物馆“行走”的课堂上,文物资源发挥出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和内涵支撑,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久久回荡。

市高级实验学校教师 张少洁:在博物馆中开展思政课教育是一种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也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在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场景中,能够让学生触摸历史,对话文明,促进知行合一,实现全面发展,讲好中国故事,增进文化认同。

市博物馆讲解员 曾镘儒:我馆积极主动联动学校、研学机构、旅行社等,以“文博资源+教育+文旅”融合模式构建了馆、校、社、旅协同育人新机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是不断拓展活动的形式,坚持分众教育理念,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像我们今天开展的寻根·守真——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力打造的研学活动品牌,目的在于将学校课堂延伸至博物馆展厅,把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转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

资源共享、智慧应用,以文物资源为主题的创新思政课建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让教育焕发新活力,而一些学生也从“旁观者”转换为“传承者”,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为参观者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香港游客:他说得很好,我觉得他那么小,很独立,而且他们对这个地区也很了解,我觉得也是学习的一方面。

志愿讲解员 卢腾宇:我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在与南来北往的游客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更加自信大方地向他们介绍我们潮州的文化。在志愿讲解的这一年中,我的历史知识也得到了充实和提高,这有利于我在校园里的学习。

市博物馆讲解员 曾镘儒:为了扩大志愿讲解服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我们也是在积极地探索创新,在今年我们推出了定时定点的志愿讲解服务模式,通过制定各种激励机制,吸引了更多的小讲解员在节假日期间到馆讲解服务。

文物“说话”,信仰扎根;少年在传播,文明即传承。推开博物馆这扇“文化之窗”,这节汲古润今、继往开来的课堂一直在进行中……

来源: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