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广东省委深改委发文,28条硬核改革事关“百千万工程”

发布时间:2025-05-25 21:46:35 来源:潮州信息网

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在全省冲刺这一目标的时刻,广东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取得扎实成效。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关于以改革更好促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围绕健全县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县域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以及强化组织保障提出28条改革措施。

受访者供图

《若干措施》对落实改革提出了硬核要求:

坚持主抓到县、由县主抓,健全省级统筹、部门协同、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1-2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3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来看看有哪些具体改革措施。

排在第一的是“健全县域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

具体事项包括深化县镇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财政体制激励导向、健全县域投融资机制、打造高水平县域营商环境等。

这两年来,广东持续推进扩权强县、强县扩权改革。接下来,将继续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完善县(市)“点菜”,省、市“上菜”的菜单式赋权方式,通过下放、委托等方式赋予县(市)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还有,深化“县直报省、省直达县”改革;深化人口小县机构改革,推进人口小镇集约集聚发展;推进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改革;等等。

针对地方政府关心的财政问题,《若干措施》提出要完善省以下财政收入划分,优化调整共享收入分成比例,促进收入下沉,增强地方自主财力。国家税制改革和体制调整增加的地方收入原则上向市县倾斜分配。

县域国企,是承担县域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普遍实力较弱。对此,《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推进“政银企债基”联动,支持国企承接更多专项债券项目,壮大县域国企实力。培育县域国企作为市场发债主体,支持担保体系为县域国企增信,激励县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再来看排在第二的“健全县域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这一板块,囊括了健全特色产业培育机制、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创新园区平台建设管理运营机制、推动科技赋能县域产业发展、创新绿色生态化发展模式等方面。比如在特色产业方面,将建立“一县一策”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机制;充分挖掘县域“土特产”资源,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加强产品设计、品牌宣传和营销服务。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百千万工程”的一项重点任务。《若干措施》提出“优化乡镇分类建设机制”,即调整优化乡镇分类,构建分类建设指标体系。加强典型镇培育,探索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建设新路径,聚合资源推动一批中心镇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

受访者供图

在“百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要发挥改革“关键一招”作用,加快破解发展难题。

经验的复制推广,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意义。按照《若干措施》的要求,各地在探索中,要总结改革成果、提炼改革经验,强化“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及时把点上创新经验转化为面上制度安排,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广东改革品牌。

为确保改革扎实推进,接下来,将强化方案统筹、进度统筹、效果统筹,省委改革办、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每季度调度牵头单位推进落实情况,协调解决重点改革落实中的困难问题。并要求县(市、区)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和“施工队长”,认真抓好改革举措谋划部署和推进落实

来源: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