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技艺

潮州文明实践“志愿红”:基层灭蚊的亮丽风景线

发布时间:2025-08-15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近期,为做好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潮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发动志愿者3.2万人次参与基层灭蚊行动,着力筑牢群防群治基层防线,让“志愿红”成为基层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针对城乡群众接受信息习惯的差异,开展“分众化”宣传。在乡村,各级文明实践阵地通过乡村大喇叭、宣传视频、推出防蚊信息等方式,加强防蚊科普信息推送,同时,聚焦老人、儿童等重点群体,组织志愿者入户发放方言图文手册、结合1分钟微视频演示,手把手讲解防蚊灭蚊要领,推动防控要点家喻户晓。在社区,文明实践阵地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联动开展“敲门行动”,逐户上门讲解防疫指南,指导群众及时清除积水。同时,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积极创新推出网络宣传作品,提升防疫宣传实效。如湘桥区在视频号推出改编自《倩女幽魂》主题曲《道》的“倒积水”宣传视频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让防蚊知识既“上头”更“上手”,有效提高了防控知识宣传的传播面。 

潮安区枫溪镇南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发放防疫宣传单。

饶平县新圩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深入学校开展基孔肯雅热知识宣讲。

湘桥区桥东街道卧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在主次干道显眼位置张贴“预防基孔肯雅热”海报。

各地依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格体系,通过构建“镇村联动、全民参与”的防控整治体系,激活“神经末梢”,推动志愿服务力量下沉至网格单元,深入推进清积水、灭蚊虫、环境消杀等源头防控工作。针对积水容器、垃圾死角、沟渠及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清理;对下水道口、绿化带、垃圾堆放点、公厕和排污沟渠等蚊虫易孳生地,实施集中消杀。通过严格落实“翻盆倒罐、填洼疏沟、日查日改”机制,全方位清除蚊媒孳生环境,有效阻断蚊媒疾病传播链条。

潮安区庵埠镇厦吴村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在全村进行全域覆盖科学消杀,有效降低蚊媒密度。

饶平县建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镇志愿者发动群众自行对家庭内外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杀。

湘桥区磷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深入乡村持续开展清脏治乱行动,聚焦花盆托盘、排水沟、积水容器等易积水部位进行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接下来,潮州市将聚焦疫情防控基层治理,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宣传发动方式,广泛动员群众加强基层群防群治,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控的群众防线。

?

关于潮州技艺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