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政企 > 数据潮州

找准短板谋发展迎难而上谱新篇——上半年潮州市与粤东西北各市经济对比分析及建议

发布时间:2014-09-02 18:46:20 来源:潮州信息网

找准短板谋发展 迎难而上谱新篇

——上半年潮州市与粤东西北各市经济对比分析及建议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振兴粤东西北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市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那么,与粤东西北其他市相比,我市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怎样呢?经济发展中又存在哪些短板呢?本文通过对今年上半年我市与粤东西北各市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寻我市经济发展的短板,并提出对策建议。

对比分析:经济总量较小,经济增速较慢

一、生产总值(GDP)

(一)经济总量:我市GDP总量居第8位

上半年,我市实现生产总值397.6亿元,经济总量在粤东西北12市中居第8位(见下表),高于云浮市、汕尾市、河源市和梅州市。茂名市实现生产总值1092.9亿元,经济总量居首位;云浮市实现生产总值300.3亿元,经济总量居末位。

(二)经济增速:我市GDP增速居第10位

上半年我市GDP增长7.8%,增速比全省7.5%高出0.3个百分点,增速在粤东西北12市中居第10位,高于清远市和梅州市。云浮市GDP增长11.4%,增速居首位;清远市GDP增长7.5%,增速居末位。

上半年粤东西北12市GDP总量及增速排位情况

二、三大需求

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消费、投资和出口来拉动,这三大需求也被称为“三驾马车”。

(一)固定资产投资:我市投资总量居末位,增速居第8位

上半年我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2亿元,投资总量居粤东西北12市末位(见下表)。投资总量排第1、2位的是汕头市和揭阳市,分别达到432亿元和423.7亿元。

从投资增速看,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4%,增速居粤东西北12市第8位。增速超过40%的市有5个,其中湛江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增速居首位;韶关市增长16.4%,增速居粤东西北12市末位。

上半年粤东西北12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及增速排位情况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我市零售总额居第10位,增速居第9位

上半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5亿元,总量居粤东西北12市第10位(见下表),高于河源市和云浮市。汕头市零售总额639.3亿元,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云浮市零售总额114.5亿元,居粤东西北各市末位。

从增速看,上半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增速在粤东西北各市居第9位,高于汕尾市、阳江市和韶关市。揭阳市增长14.3%,增速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汕尾市增长9.6%,增速居粤东西北各市末位。

上半年粤东西北12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排位情况

(三)出口:我市出口总额居第3位,增速居第7位

上半年我市完成出口总额13.2亿美元,低于汕头市和揭阳市,居粤东西北各市第3位(见下表)。汕头市出口总额31.5亿美元,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茂名市出口总额3.3亿美元,居粤东西北各市末位。

从增速看,上半年我市出口增长4.2%,增速在粤东西北各市居第7位。梅州市增长19.2%,增速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阳江市增速为-11.2%,增速居粤东西北各市末位。

上半年粤东西北12市出口总额及增速排位情况

(四)进出口:我市进出口总额居第6位,增速居末位

进出口总额用以反映一个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上半年我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3.7亿美元,居粤东西北各市第6位(见下表)。汕头市进出口总额45.4亿美元,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茂名市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居粤东西北各市末位。

增速方面,上半年我市进出口增速为-13.3%,增速在粤东西北各市居末位。梅州市增长19.6%,增速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

上半年粤东西北12市进出口总额及增速排位情况

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我市总量居第8位,增速居第11位

从粤东西北各市的经济结构看,规模以上工业是占各市经济比重最大的行业,其增长情况对各市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上半年我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0亿元,总量居粤东西北各市第8位(见下表),高于梅州市、汕尾市、云浮市和韶关市。揭阳市实现增加值400.8亿元,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梅州市实现增加值89.3亿元,居粤东西北各市末位。

从增速看,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增速在粤东西北各市居第11位,仅高于梅州市的8.8%。河源市增长17.8%,增速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

上半年粤东西北12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速排位情况

四、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我市总量居末位,增速居第4位

上半年我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4亿元,总量居粤东西北12市末位(见下表)。汕头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9亿元,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

从增速看,上半年我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8%,增速在粤东西北各市居第4位,低于河源市、云浮市和梅州市。河源市增长42.4%,增速居粤东西北各市首位;汕尾市增速-4.3%,增速居粤东西北各市末位。

上半年粤东西北12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增速排位情况

发展短板:实体经济不强,投资力度不足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上半年我市与粤东西北其他市相比,多项经济指标排名靠后,追赶压力明显增大。总量方面,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居各市末位;增速方面,进出口增速在各市垫底,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居倒数第2位;其他指标排名也多数在10名左右。总的来说,主要存在以下两个突出短板:

一、实体经济不强

(一)工商行业增速较低。工商企业是我市实体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增速较为缓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居粤东西北各市第11位和第9位。

(二)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4家,数量居全省各市第12位。但是平均每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0.67亿元,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居全省各市末位。由于我市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型企业的有效拉动,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制约。

(三)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受资金、用工成本上升、外贸形势严峻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比去年同期减少1.2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增长7.2%,应收帐款增长11.8%;企业人工成本多数上升5%以上。

二、投资力度不足

1、投资规模较小。自2007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基本处于粤东西北各市的末位。投资总体规模小,引进大型投资项目少,导致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

2、工业投资乏力。从上半年我市的投资结构看,投资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第三产业完成投资71.5亿元,增长123.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6.7亿元,增长152.7%。而工业投资仅完成45.7亿元,下降23.3%,工业投资乏力,也反映出我市工业发展形势不佳,也会制约我市工业的中长期发展。

3、园区投资滞后。今年以来,在中山市的帮扶下,我市产业园区建设进展加快。但项目落地建设仍然偏慢,径南分园、临港分园、潮安分园多数已供地项目尚未动工建设,市开发区、潮州港开发区完成投资额也远未达到预期进度。

对策建议:坚持实业兴市,加大引资力度

要加快我市经济的发展步伐,扭转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不利局面,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思维,找准短板,迎难而上。建议做好“两手抓”:一手抓实体经济,一手抓招商引资。

一、坚持实业兴市,发展实体经济。从各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情况看,第三产业更多起着经济发展“稳定器”的作用。当后发地区要通过跨越式发展追赶发达地区时,仍需第二产业发挥“加速器”的功能。当前我市要加快发展,就必须重点抓好工商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发挥工业的“加速器”功能和商业的“稳定器”作用。

(一)强化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要强化对企业的服务,认真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和问题;以抓紧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为重点,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加大对有实力、有前途企业的扶持和培植力度,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支持开发和创办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和新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注重创新,提升金融保障能力。要注重优化纳税环境,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努力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注重金融服务创新,支持鼓励发展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与再担保、保险、风险补偿等机制。改善融资环境,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和水平。

二、加大引资力度,夯实发展后劲。

(一)坚持园区带动战略。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企业为主体,不断加大工业投资。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深化与中山的对接合作,全力推进产业创新创意园建设、产业园区共建等工作。要打破隐形壁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贸投资合作,引进大型优质项目,夯实经济发展后劲。

(二)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要全力以赴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破解资金、拆迁、用地等瓶颈问题,推进交通扩网提速。要加强韩东新城起步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韩江东岸综合开发项目进度,加快城市扩容提质。

供稿:综合法规科

撰稿:李清森

关于数据潮州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