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5 10:04:23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邓勤
就早前对澳门历史研究情况的考察,澳门现代史最重要的史料实为口述史料,而非文字史料。澳门口述历史协会从2008年成立至今,从新桥、下环、福隆、十月初五街到氹仔、路环,访谈不同阶层的澳门老居民数百人,以“社区变迁”和“行业兴衰”两个视角,透过受访者口述“亲历、亲见、亲闻”的回忆,从不同方面反映澳门社会近百年的历史发展。澳门口述历史协会会长林发钦最近主编的“澳门口述历史丛书”,涉及人物、家庭、行业、社区、风俗等专题,不仅补充了澳门现代史文字资料之不足,亦丰富了澳门历史。
现今在世的已过古稀之年的老澳门人,经历了抗战、新中国成立、澳门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他们的集体回忆构成了一幕幕最真实、生动的澳门现代历史图像。《龙环春秋》属于“澳门口述历史丛书”之一,收录了《用坚持和耐心打造成的虾酱》等十篇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团队对澳门氹仔老居民、老街坊进行访谈的整理稿。附录“口述历史资料”包括受访者的姓名、年龄、基本情况,访谈地点等,希望读者能够对此项目的整体面貌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本书中的内容,都是氹仔老街坊们的亲身经历。这十位老人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分别来自餐饮业、造船业、爆竹业等行业,他们对近几十年在氹仔生活的回忆和讲述,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澳门氹仔地区近几十年的发展、变迁。在他们的讲述中,读者看到的将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年份,以及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立体、鲜活的历史细节。书中的访谈对象都是见证了历史的“活化石”,从他们那里获得的第一手口述资料,弥足珍贵。
以《用坚持和耐心打造成的虾酱》为例,访谈讲述了“广兴隆”蚝油虾酱店是一家饱经百年沧桑的虾酱名店,为澳门仅存的古法虾酱的生产地。这家虾酱店之所以生意兴旺,源于老板潘健康家三代人的艰苦打拼。最开始,潘家以渔业为主,虾酱只是副业。后来海水太浅,渔业转移到香港、越南等地,潘家就改为集中做蚝油和虾酱。通过潘健康的讲述,我们可以了解澳门经济转型的原因、居民在澳门经济大萧条时期的艰难生存状态以及虾酱工艺的制作细节。潘家一直坚持以古法制作虾酱,虽然工序多、时间长、心思密,但是潘家力求完美的虾酱技艺得到了顾客的肯定。大家认为吃着“广兴隆”的虾酱,会有份“幸福得不能再幸福”的感觉。
潘健康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几乎见证了现代澳门的所有发展历程。他认为“自己的前半生,仿佛坐过山车般,高低起伏都品尝过”,而现在终于苦尽甘来,孩子们孝顺懂事,虾酱生意也不错。作为虾酱行的老人,潘健康觉得做事最重要是有心,学会坚持,放弃就是失败,坚持到最后就是成功。潘健康认为,我们只有做好自己,用心做好每一樽虾酱,才是最重要的。任正非曾说,“我们就是磨豆腐的,把自己那个豆腐磨好就行了。”潘健康和任正非年龄相差不大,尽管做的生意有天壤之别,但是他们的人生箴言其实质却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做到完美,何愁自己不会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