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政企 > 潮州市政府机构设置 > 区县政府 > 湘桥区

文化寻根:“岭南儿科开山鼻祖”刘龙图与《幼幼新书》

发布时间:2020-05-15 16:09: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中医学是中国人民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成为世界战“疫”“中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古籍是中医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传承的最主要载体。宋代刘昉编著的《幼幼新书》就保存了大量古医籍佚文,具有非常高的医学价值。刘昉也因之被誉为“岭南儿科开山鼻祖”。

据广东潮州东津桃坑《刘氏族谱》记载,刘昉,字方明,御赐名旦,是“潮州八贤”之一刘允的长子,官至龙图阁大学士,世称“刘龙图”。《幼幼新书》共40卷,设667门,计一百数十余万言,内容包括儿科总论、病源形色、胎教、调理、摄护、初生疾病、内科杂病,对涉及儿科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先贤古论、宋时方论、民间秘诀兼收并蓄,是中国古代儿科学中的一部巨著。(参考文献:白极校注版《幼幼新书》,2011年)

目前,刘氏后人中,从事中医者甚众。东津刘福珊就是其中的一位。据他介绍,《幼幼新书》是刘龙图在其父刘允编著的《刘氏家传方》的基础上,再遍寻世间各类儿科药方,求教查证后编著而成的。该书现在的应用非常广泛,广州中医院等许多卫生学校在儿科教学中采用这本书的内容作为教材或参考书,他自己在给小儿诊病时,也还常常借鉴书里记载的诊断方法。

“由于小孩子太小,没办法表达自己病情怎样、如何痛苦,所以只有通过我们中医看指纹来诊断(幼儿的病情)……”刘福珊表示,刘龙图编著《幼幼新书》,就是出于对世间幼儿患疾而难治的境况的体恤。在该书序言中,有一段话:“每患小儿疾苦,不惟世无良医,且无全书。孩抱中物,不幸而殒于庸人之手者,其可胜计!因取古圣贤方论……是编其书。”刘龙图爱护小儿之心,可见一斑。

因《幼幼新书》对中医儿科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刘龙图被后人誉为“岭南儿科开山鼻祖”。其实,他不仅在中医学上颇有建树,在政治、文学、书法等方面,造诣也很高。如他与其父亲刘允一起,致力于修撰韩愈文集的潮本刊世,为潮州文化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他是朱熹的老师,朱熹游潮州,拜谒刘氏“绍德堂”,并赠联“五行金木水火土,世系公侯伯子男。”等等在《刘氏族谱》中均有记载,现潮州砚峰书院内也可见刘昉当年的墨迹碑刻。

现致力于刘允和刘昉事迹研究的刘氏后人刘界书介绍说,刘龙图曾经当过皇宫里面的宗正丞,很受皇帝信任。刘龙图去世的时候,皇帝非常悲伤,不但赐他回乡安葬,还为他写了一篇祭挽文,派礼部一位官员到他的墓前诵读。刘昉墓所在的家族墓群于2011年被重新核定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后人也将在刘允出生的地方建一座纪念馆,让更多的人知道刘龙图父子的事迹,发扬他们勤政爱民、务实为民的优良作风,并将组织专家对《幼幼新书》的起源、历史背景、对现代中医学的积极意义等进一步研究、挖掘,让这本中医儿科学巨著继续发挥作用,再放光彩。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

关于湘桥区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