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光阴深处

发布时间:2020-05-26 09:59:19 来源:潮州信息网

朱睿

老家东面第二条街道中段,有一棵千年古槐,很多我们未见过的人与场景,它见识过;很多我们不曾有过的经历,它经历过。风霜使它习惯了沉默,沉默赐予了它时光的智慧,时光的智慧又逐渐增长改变着它的年轮。树叶一层摞一层,它的腰身有四五个成人伸展开双臂才能合拢,人们仰慕它,如今为它设置了绿色的防护栏;人们崇敬它,密密缠绕的红布条让低调的它具有了明晰的辨识度。

儿时的我习惯在树荫下听老人们讲述古老悠长的传说,槐树代表开枝散叶,槐树经历岁月久了便成了神。祖母告诉我,槐树不远处的地下还建造了防空洞,在战乱的年代,庇佑了广大的民众。

成人后,我从异地回来,远远看到它,兴奋不已,因为我清楚认识到:它是这座城市的名片之一,虽然它的四周高楼大厦林立,店铺鳞次栉比,汽车来回穿梭,但光阴深处,总有精神家园的守护。

儿时的我们还经常在古槐一旁的古街上撒欢奔跑。几条曲折的巷子里,这厢“临心览物吟风月,书屋藏珍会友朋”,那厢“抚琴临池治印立定脚跟求真好,品茶吟诗赏花展开眼界放平心”,斑驳的青石板路,书写着光阴的故事,古街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风雅与古朴,处世哲学与气度。很多个休息日的清晨,喜欢古玩收藏的人们就会赶来淘换物件。而我们最喜欢在“三不管”矮墙下挖墙根,找块破瓦片,土里翻翻,运气好的话,还能挖到一两枚清代的铜钱,有时随便找个摊位,让人家低价收购了去。但自己转身去小卖店买到心仪之物,还是会快乐好几天。

古街向北二百米就是城墙,它曾是城市的分割线与防御线,上面的伤痕、创孔构筑成了形式各样的功勋牌,整体高七八米的样子,下宽上窄,四面皆呈梯形状。除了几根野草在风中摇曳,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攀援之物,可我们从城墙后面那斜长的土坡发力,想象周围是风鸣马萧萧的古战场,凭借墙面本身的凹凸,终于登上了城墙最顶端的平台。举目四望,豪情顿生,面面相觑后,彼此笑得前仰后合,但见个个灰头土脸,毫无美好形象可言。回到家,我立即汇报壮举一样告诉了母亲,她却没有丝毫高兴的神情,而是显然吃了一惊,愣怔片刻,喃喃道:我怎么会有这么一个野孩子?我还不明所以,大声嚷嚷:妈妈,您的表情真好玩!母亲仔细询问了相应的安全措施,还一再叮嘱我以后出去一定要随身携带饮用水。不知为什么,从此我极少再爬城墙,因为一到那儿,母亲忧虑的神情总会不由自主浮现眼前。

如今想来,光阴深处,总有随手拾起的欢乐,也总有历史记忆悄然铭刻的落款。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