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时光深处的重逢

发布时间:2020-06-06 09:40:35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阎仁厚

在父亲的工具箱里,我看到一把小锤子。铁质的锤头笨头笨脑的,看起来不像把锤子,倒像一个条状的锈迹斑斑的铁块。

这么丑啊!我撇了撇嘴。

你忘了,这可是你当时自己做的,这都有二十多年了。父亲提醒我。

就像多年前的一个梦,我终于想起来了,这是我第一次实习时的作品。我的眼前闪出一个少年,在工厂的操作台上,给一个铁疙瘩划线,用钢锯一点点锯成要求的长宽高,钻孔加工出槽子,然后用砂纸打磨棱角。他的动作多么笨拙啊,就像石器时代的少年,第一次利用石头打磨一杆扎鱼的木枪一样。

对于一个人而言,学会制造工具,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和人直立行走迈出第一步一样意义非凡。后者是改变自己适应自然,前者却是创造一样东西,赋予它某种功能和使命,这难道不是我们改变世界的起点吗?从这个角度看,学会打磨一件石器或打磨一把锤子,都是一个人成长中的一个新起点。

再看这锈蚀的锤子,我就和二十多年前的自己重合了。我手上曾磨出水泡的地方,似乎还在隐隐作痛;我那时滴落的汗水,湿了脚下祖先曾经踏过的泥土。这些时光深处的重逢啊,写着成长的苦涩和荣光。

在母亲的木头匣子里,我看到了一面镜子,长约20厘米,宽约15厘米。镜面上原来的图案已经无法辨认,只有几块斑驳的色块。

母亲说,这是她当年的嫁妆之一,别的东西都不见了,就这面镜子留了下来。说这话的时候,母亲一脸落寞。

我能想象出:这面镜子曾经照过母亲花儿一样的年纪,见过她乌黑的大辫子,照亮过她在清贫岁月里对未来的憧憬。镜子曾经像亲人一样陪伴着母亲,让她爱着自己的外表,也爱着内心的坚强。如今,镜子黯然失色了,就像母亲已多年不照镜子一样。

怕是母亲也不忍再照镜子吧,这样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妪,头发比冬天的雪花还要白呀。我不知道是母亲疏远了镜子还是镜子躲开了母亲的视线。双方都在岁月里老去了,分开了。

可是,母亲为什么还留着它呢?为什么镜面还被母亲擦拭得一尘不染?怕是母亲一个人偷偷地照过它吧。日子像树叶一样稠哩,也许借助这小小的道具,母亲就穿越了几十年的苦难,找回了那些逝去的年华吧。

家里的墙上挂着一面镜框,里面张贴着一些照片。每当凝视的时候,时光就倒流了,我和许多人、许多往事相遇——

这张照片上不是我们一家三口嘛。这是儿子三岁生日前几天照的,那时儿子正淘气,妻子的皮肤是多么光洁圆润啊,我的额头也还看不到一道皱纹。

这张照片上,母亲在西安钟楼下,站得笔直,笑容比阳光还灿烂。当时还是我再三要求,母亲才照了这张照片,她为15块钱的照相费心疼了半天。

这张黑白照片上是我的外婆。外婆是个爱干净的人,看,照片上她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她的眼神还是那么温和。可是不知不觉间,她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年了……

我们真的要感谢这些老物件、老照片。因了它们的指引,我们和往事重逢,捡拾到旧时光里的温暖。它们是我们生命里流逝岁月的参与者、见证者,而我们还将沿着时光的长河继续泅渡,不断与它们相聚相知,又不断告别和出发。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