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6 19:1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湘桥区是潮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史称府城,曾为潮州历朝郡、州、路、府、县之治所,历史悠久,文物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市古民居、文物古迹、旅游景区、文化遗产最集中、品位最高的聚集地。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潮州,来到湘桥区,更是让古城熠熠生辉、举世瞩目。
湘桥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李少珊回忆说:“在牌坊街上,总书记亲切地向群众挥手,关切地询问商户经营的情况。群众怀着无比敬仰和激动的心情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一句‘潮州,我早就想来了!’让我们倍感亲切温暖。说起潮绣、木雕、潮剧和工夫茶等非遗传统文化,总书记更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对潮州文化的独特感情。”
古城核心区面积约2.33平方公里,区内现有景区(点)十余处,包括:牌坊街、广济桥、西湖公园、义兴甲历史街区、饶宗颐学术馆、开元寺、许驸马府、己略黄公祠、海阳儒学宫、下东平路305号名人故居等;区内文物点700多处,其中“国保”单位7处,“非遗”15项,精品展馆数十家,古街巷逾50条,民居代表性历史建筑百余处,是一个融合了生活居住、旅游观光、文化展示和商业贸易于一体的城市历史中心区,是一个开放式的景区。
近年来,湘桥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特色精品城市的工作部署,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以“绣花的功夫”保育活化古城,积极探索“项目带动、全员参与、文旅融合”的路子,优化古城街区管理,实施古城改造项目,加强古城业态引导,激发古城活力,努力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湘桥区先后被评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区”、“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潮汕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实验区”。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成为全省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作为一名在古城工作的文旅工作者,能够如此近距离地聆听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我倍感振奋、无比感恩。同时,也深感责任的重大。”李少珊表示,接下来将牢记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不负总书记的厚望重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乘势而上,起而行之,感恩奋进,不断推动潮州古城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主要做到三方面:
加强古城文物保护,焕发古城新活力。继续推动古城保育活化,以“绣花”功夫推进古城微更新、微改造,努力留住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以创建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抓手,积极探索“文物+保护+创意”模式,有序推动潮州老城古建筑群等文物保护工程及其周边环境微改造工作,进一步深挖潮州老城宅院的价值,讲好古城故事。将城市更新、设施升级融入古城保育活化,进一步完善古城区设施配套,全面实行牌坊街及周边街巷智能交通管制,实现古城区智能化管理,美化街区环境,全方位提升古城旅游品质,打造社区居民和游客主宾共享社区型景区,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游客的体验感。
坚守文化根基,注重文化保护和传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守正创新,创作更多优秀文化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积极开展“文化走基层”、“非遗进校园”等系列惠民活动,让文化盛宴惠及千家万户;继续做好 “为你朗读”、“邀你学艺”等品牌活动,打造湘桥文化惠民活动品牌,推进文化普及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以创建“潮汕文化(湘桥)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扎实抓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资源开发等工作,“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潮文化,不断巩固湘桥作为潮文化核心区的独特优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开展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全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加快推动“三馆 一站”建设,区图书馆已建成并对外开放,全区基层文化站已完成达标升级,区博物馆、文化馆新馆预计年底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
加强文旅融合,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以获评“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大力发展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区,促进古城文旅深度融合。积极申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进一步丰富休闲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我区旅游度假产业发展。主动挖掘区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非遗工艺、红色文化、地方美食、乡村民俗等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让更多游客走进潮州,爱上潮州。启动牌坊街区旅游导览体系规划设计与落地建设,融入智慧旅游、地图导览、景区推介等多重功能,进一步完善古城旅游服务体系,打造古城旅游新亮点。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将古街巷、古牌坊、古府第的故事及丰富多彩的潮州文化传播开去,将潮州古城打造为优秀传统文化集结地和世界潮文化旅游体验目的地。
(湘桥区宣传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