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深山土楼

发布时间:2020-12-10 10:48:46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廖本民

深秋时节,朋友邀请我到他的家乡——凤凰镇椿堀村做客。小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奔驰,沿途的小桥流水人家,山坡上的梯形茶园,让我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朋友对我说,椿堀村,是一处秀丽的山村,出产有茗茶,而他自己种植的20多亩茶园,百年单枞老茶树就有32株,春季一到,摘茶就忙个不停。他还神神秘秘装了一下鬼脸:“带你看看一座尤氏家族的寨楼,一定让你高兴哩。”

到了寨楼接待我的该村原党支书老尤热情地泡起茶来,向我讲起了这座舂春楼古建筑的人文历史。“凤凰镇椿堀村舂春寨楼,坐东向西,始建于清朝光绪零二年间,用了三年的时间建成。整座寨楼建上二层面房屋,各有12间大房间(中厅内有两间小房),上下两层楼共24间隔房间。土墙厚度90公分,高度7.1米,一楼外面开窗户,有10个小窗口,上楼有13个小窗户,每间屋室都设置有一条楼梯。楼内扩埕72平方米,整座寨楼的面积730平方米。”

建于1874年的舂春楼,是尤氏先祖乐成公倡导主建。尤氏家族从那时开始,人丁渐多,为了弘扬家族美德,保护家族的生命财产,团结宗族力量,历时三年,建造了这座舂春楼。椿堀村的这座舂春楼,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盗、防震、防兽害、防寒、防御盗贼等多种功能。

在正门二楼上面有窗口,土匪、倭寇,皆难靠近。万一靠近大门,大门紧关,用火烧门,而门顶部楼层铺建有大水槽,放水即灭火了,并可从二层楼窗口向下推石、放箭,贼人无不逃遁。如果遇到土匪包围,土楼里100名居民,利用储备粮、油、食盐,旷埕内种植的蔬菜,饲养的猪、鸭、鸡动物和井水,可供饮食。清末期间,就有一次遭受到围攻,居住在土楼里的尤氏族人,团结一致,利用土楼上面的水,灌水抵御了外面土匪的火攻,放箭、投石,击退土匪的进攻。如今,正门上面,被火烧成炭黑的那条横梁,控诉着当年贼寇的罪行!80多年前,潮汕发生大地震,附近的房屋有些倒塌了,而舂春楼不倒,固若金汤,傲然屹立着。

偌大的舂春楼只有一个正门,正门旁边有一间房屋,石门框上有“舂春楼”字样,楼外环圈围屋的墙体,构成美丽独特的圆形!而在楼内埕中心环观,更富有诗情画意!

椿堀村在册人口约800人,全村三姓氏:钟氏从大埔县迁徙而来,张氏亦是从大埔县迁移而来,尤氏家族从潮安区西春村迁移定居。三姓氏同住在一处山村,和睦相处。椿堀村的地理位置十分奇妙,春天岭南花欲谢,岭北花未开。北部是大埔县,南部是潮安区、东部是饶平县、西部是丰顺县,站在山岭上,神清气爽,四县的大好山河,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令人流连忘返!舂春楼内部有木雕梁画,是历史、文化、民俗建筑的观光胜地。

在舂春楼里护理、孝敬老父亲的一个美女微笑着对我说:我们尤族家人,居住在同一个寨楼真好,有事没事串门聊天,过去,我们这些天真、调皮的山村孩子,放学了,就帮大人烧饭、洗碗、捡菜、饲猪,然后叫上楼里的伙伴,做操、跳绳子、捉迷藏、做游戏,童年的快乐,带给我美好的回忆,多么幸福!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