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热点新闻

湘桥:27个村综合整治打通593条“生命通道”

发布时间:2021-01-19 10:01:03 来源:潮州信息网

长期以来,市城区部分带农街道创文创卫短板突出,村落布局混乱,基础设施老旧破损,“两违”“六乱”问题禁而不止,人居环境安全尤其是消防安全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对此,湘桥区近期针对27个村统一开展综合整治行动,打通593条“生命通道”。

1月18日新闻视频

在城西街道吉街村前街自然村,经过整治后,不少巷子恢复畅通。在前新街10排的这两栋楼房之间以及巷子两端,原本都安装上了铁门,此次整治时,房主积极配合,自行进行拆除。

城西街道吉街前街村村民 郭晓彬

这次配合政府打通消防通道,铁门就给拆掉,大家通行比较方便,巷子打通,发生火灾等有危险时,大家可以逃生。

据了解,前街村的自建房建设至今大多已有20多年,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不少村民存在私心,将巷道用铁门甚至砌墙围起来,使得通巷变成了死胡同。为了让村民配合整治,村干部下了不少工夫。

城西街道吉街村党委副书记 郭育武

通过发放村民自行清理整改通知书,发动村民自行清理,如果他们未清理,我们组织人力、物力帮他们清理、拆除,消除消防隐患,确保“生命通道”畅通。

城西街道吉街前街村村民

以前到处比较堵塞,不太安全,现在打通了,防火比较安全,对村民也有好处。

此次综合整治,前街村共打通断头路10多处,清除违章搭建、垃圾杂物8处。在前街村和后街村交界,这处边角地原本被村民乱搭建、堆放杂物,此次清理后,将建成村的微型消防设备站。

城西街道吉街村党委副书记 郭育武

因为附近是密集型住宅,可能发生突发情况时,消防车无法到达这个地方,所以我们把这个地方收回后,建成一个公益性的微型消防设备站,到时设备站配备最基本的逃生绳、破门斧、安全头盔、雨靴、消毒面具、灭火器,可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城西街道共有10个行政村,其中不少是典型的城中村,存在同样的消防突出问题,在这次行动中都进行了全面整治。

城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谢逸聪

动员党员干部率先进行自清自拆,以点带面,大部分群众还是能够自行拆除,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部署下,开展“打通生命通道,呵护美丽潮州”的行动,共出动人力2780人次,挖掘机35台次,氧割机25台次,风炮10台次,六轮垃圾车268车次,打通227条“生命通道”。

在凤新街道大园村,不少巷道都能看到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对拆除违章搭建物之后的地面进行修补,重新铺上混泥土,修建排水沟。

凤新街道大园村村民 蔡湘阳

原来这里是一面墙,出行比较难,而且路面崎岖不平,现在村“两委”派人将这里修整平,道路畅通,对村民和村治安各方面都有好处,消防车进来就比较方便。

对于一些边角地,大园村村委会组织人力拆除掉原来的猪圈、违章搭建物后,目前已种上景观竹、樟树等绿化,接下来,还将铺设水泥地面,砌上休闲石桌石椅,进一步美化环境。

凤新街道大园村村民

以前这里是猪圈,长了很多杂草,环境很差。通过这次上级党委的重视和村干部的努力,说服群众同意,整治成现在环境非常优美,大家以后可以来这里活动,环境好,卫生好,身体也健康。

此次整治,大园村共打通断头路38处,拆除猪舍猪圈及附近搭建物4处。

凤新街道大园村党总支书记 蔡永华

前期发村民一封信,使村民理解,个别村民不理解的,跟他们细谈,使他们配合,之后村组织人力、物力、挖掘机等进行拆除,确保村的微型消防车可以到达每家每户。接下来组织人力进行巡查,防止村民在村道乱堆放,保持道路畅通。

凤新街道党工委委员 许恩德

在整治中,街道和各村坚持“拆、建、管”同步工作原则,把劝导教育、严格管理和共建共享结合起来,部分村利用清理出来的卫生死角进行美化绿化、设置公益宣传栏等,村容村貌更加干净整洁,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

行动中,湘桥区消防、市场监管等各职能部门也抽调党员骨干全力配合,有力打通城中村“生命通道”。截至1月7日,城西、凤新和桥东3个街道27个村共打通消防通道593条,累计投入资金240多万元。

湘桥区消防救援大队二级指挥员 陈一锋

通过这一次的打通“生命通道”,我们的村道、巷道变宽了,以前我们的消防车无法到达现场,很难实施救援作业,通过这次的“打通”,至少我们消防微型站的消防摩托车可以到达现场,可以顺利地架起两节拉梯或三节拉梯展开救援,更有利于我们消防救援的开展。

湘桥区消防部门表示,接下来将会同多个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的联合执法机制,确保城中村“生命通道”保持畅通,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湘桥区消防救援大队二级指挥员 陈一锋

对发现村民、居民违规占用村道、巷道的行为,特别是搭建障碍物影响消防车通行,或者是影响消防救援的,我们将及时制止,限期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我们将组织强制拆除。

来源:潮州电视台

关于热点新闻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