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02 10:29:45 来源:潮州信息网
刘干
二月三日立春,又下了场春雨,这就是农谚说的“雨打春,鞭牛耕”,即雨下在“立春”当天,预示着今年农业有好收成。
想到好兆头,就难以入眠。我便想起了建在离我卧室阳台四米外一棵高耸的香樟树上的喜鹊窝,我每天都在半开的窗后,静观鸟们匆匆忙忙进出巢穴的身影,很有恋家的情结。
今天鸟们起得比我早,从窗外沙沙细雨中,一只已在巢外枝头上欢快地跳跃着,叽叽喳喳叫着不停,听起来有些风暖声碎,似在招呼巢里的情侣早些出来,共同迎接春雨的洗礼。
园中腊梅盛开着,鹅黄的花朵经过春雨滋润更加鲜艳;那几棵老香椿如同喝了佳酿,整个树头染了一层红晕。树下的青石小径着了细雨,泛起幽兰的光,在空旷的清晨,岁月仿佛停滞在了旧时的某个岁月里,让人遐想清远。
小径牵着我,走向春雨,走向生发万物的大地。相传李时珍说过,春天的头场雨,是味具有神效的“中药”。听说过去有对夫妻长期患一种怪病,就按李时珍的“药方”,接了头场春雨,储在坛子里,喝了月余,果然病愈。后来再也没有听说谁惦记接一碗头场春雨喝好病的例子。但是,万物还是在春雨里,开始萌发,实现了春生的愿望,去醉美大地。
湖水被轻纱覆盖,不远处一直在浮岛上缩了脖子晒太阳御冬的几只野鸭,与我保持安全距离,划着涟漪,悠然自得地向湖心游去。有时会兴奋地立起身体,使劲地振动双翅,好似要一飞冲天。
田边的垂柳已是绿丝满头,有些枝条的苞芽已绽放出两三片嫩叶。这细雨新绿和着清晨微露,把大地朦胧混沌得春意盎然,让我的世界似乎装不下这满目喜悦。
按老家旧俗,立春这天,是出嫁的闺女携夫将雏回娘家拜望父母的日子。我陪妻儿回娘家看望八十高龄的岳父母,二老知道我们要来,就早早在菜园里挑了一大篮荠菜,准备让我们尝春鲜。岳母说,淋春雨、打春牛、吃春菜,有了这“三春”之喜,今年定是风调雨顺好天景。
淋了一身春雨,中午吃了香喷喷的荠菜盒子,只是没有春牛可打。岳母说,别急,她用废旧报纸叠加剪了一头牛,用孙子的图画笔在牛背上写了“春牛”二字,让我们在牛屁股上象征性地轻拍几下,就算是打过春牛了,寓意一年的运气就不会遛走。
打春牛的习俗古已有之,民间有牛人家早已把习俗学了去,而无牛农户,只能剪纸牛、刻木牛、捏泥牛,涂抹成牛的体色,打一打,图个吉利,盼个好年景,就算过了仪式。
其实“雨打春,鞭牛耕”讲的是立春节气一过,春耕生产就抬头了。该播种的播种,该植树的植树,不能误了农时。如今牛耕时代早已被机械化所替代,“雨打春,鞭牛耕”这个农谚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但对于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个习俗始终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愁,总让人对农村生活心生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