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15 09:58:01 来源:潮州信息网
3月10日上午,潮州市湘桥区举行全面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动员会。此次会议以现场观摩、示范推动的形式,大力推进湘桥区撂荒地复耕复垦和土地流转工作,在确保今春完成灭荒工作的同时,更为乡村振兴激活土地资源。
潮州市湘桥区委领导在官塘镇苏二村视察土地流转情况。
新的一年,湘桥区将认真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一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聚焦“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全面推进湘桥“三农”工作上新台阶。今年的工作重心将转到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上,区镇(街)村三级党政领导要将乡村振兴作为主责主业;要突出土地流转和乡村风貌管控这两个重点,强力推进;要强化保障,确保落实。
鼓励各镇村创新土地流转方式
潮州市湘桥区官塘镇苏二村,土地流转后,村集体引进公司合作种植毛豆,为村里带来增收。
据介绍,近年来,官塘镇将土地流转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重要抓手,通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服务中心、出台“一转三补”奖补政策和试点方案等时机举措,分别给予流入方和村集体每亩150元奖补,出让农户每亩200元的奖补,大大调动了各方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截至2021年2月,全镇共流转土地1439.91亩,亩均流转收入600元以上。
苏二村是该镇的土地流转示范村,2019年,由村经联社村流转70亩土地,2020年上半年由村集体种植水稻,每亩产出高达1100斤,给全村1640名村民发放湿稻近5万斤,让村民尝到了土地流转的“甜头”。随后,在村干部的积极发动下,再集约土地80亩加入流转,与企业合作种植毛豆150亩,又为村里带来一笔稳定收入。
在村集体带动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官塘镇进一步摸索出企业种植、农民返租和劳动力雇佣多种经营模式,村集体和农户除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和售卖分成红利等保底收入外,还可以赚工钱,在家门口就实现了“一份土地、多份收入”,进一步调动村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
湘桥区委书记庄湃澍在会上强调说:“土地流转是我们的重点工作,土地流转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有利于高效率发展,有利于集约利用,都可以去探索。”
湘桥区副区长陈鑫生负责土地流转工作,他表示,目前土地流转工作难点还是在于农民的观念,工作突破点有两点,一是组织要有力,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还要善于做群众工作;二是创新方式,要打破“一租了之”的陈旧做法,探索多种方式。
示范点带动村民主动参与生态振兴
湘桥区意溪镇坪埔村的乡村民宿创客示范点带动村民“扫干净、收整齐、种漂亮”。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五大方面之一,其中,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精美农村,是让广大村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有效举措,也是留住人才、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如何让乡村美起来?是否一定要大笔资金投入?湘桥区意溪镇坪埔村的乡村民宿创客示范点给出了新的思路。
半身高的石墙围成的小院,院外的一角辟出大约一平方米的小花圃,种满了花草;花圃旁,树荫下,石磨上摆放着功夫茶具,周边环绕着竹椅;院子另一边是一小片菜园,围着木质篱笆,院墙上别有心思地种满了多肉植物……“真是太漂亮了。”“这环境太好了。”……玉瑶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华在赞叹声中提高了嗓门,“这里是我们打造的乡村民宿示范点,外面这些,我们只花了3天时间,用了12594元,其中人工花了4800元。其实,只要我们老百姓的门前屋后可以扫干净、收整齐,稍微种一下,就能变成一个个小景观。”
通过示范点,坪埔村村民正逐步按照“扫干净、收整齐、种漂亮”的理念打理自家的房前屋后,自觉自发地建设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整村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提升,还为坪埔村的乡村全域旅游提供了旅游配套。
湘桥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蔡丽斌表示,各镇要抓紧省级新农村建设契机,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大力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点带面,提升全区镇容村貌。
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为乡村服务官颁发聘书。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活水,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面临人力资源短缺的困境,极需打造一支有干劲有能力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于是,潮州市在全国首创“乡村服务官”,从众多年轻村干部、青年农业企业家、新农人等积极投身农村发展的人群中遴选出乡村服务官,承担发掘潮州独特的乡村文化魅力,擦亮潮州特色乡村品牌,塑造新型城乡关系等重任。
在当天的动员会上,湘桥区为33位乡村服务官颁发了聘书。苏昇在会上表示,“乡村服务官对推动我区‘三农’工作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将作为服务乡村改革发展的开拓者、新型‘三农’队伍的领跑者,以及利民惠民的奉献者,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作出有力贡献。”
湘桥区表示,各位新任的乡村服务官要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专业优势,为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