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新闻 > 文明创评

志愿服务满凤城文明之花遍地开

发布时间:2021-08-04 11:20: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古城潮州韩水悠悠,文明之花遍地开。如今,穿梭于潮州的街头巷尾,你经常都可以见到身着马甲衫的志愿者身影。他们有的坚守在新冠疫苗接种点,引导市民文明有序接种疫苗;有的协助交警人员,维持交通秩序;有的来到市民住宅楼下和家中,化身垃圾分类宣传大使;有的则成为民警的得力助手,协助寻找走失人员,让一个个家庭团圆……每一位志愿者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新时代文明精神。

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注册志愿者213138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1778个。在志愿者们的感召下,市民们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文明新风在这座城市内越吹越劲。

枫溪区人民医院接种点,志愿者为市民讲解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助力疫苗接种 让疫苗接种有速度更有温度

7月28日下午2点30分,温度计显示当前气温为37℃。在这艳阳高照、酷热难耐的天气里,在枫溪区人民医院接种点,志愿者们仍坚守岗位,协助做好维持接种点现场秩序、引导接种对象做好信息登记、讲解疫苗接种注意事项等。

“近期,随着市民接种疫苗意识逐渐提高,医院接种点每日接种人数不断上升。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每一位市民都能尽快接种到疫苗,缩短等待时间。”湖厦志愿者协会会长苏奕水说,令人感动的是,当前正值暑假,不少学生也主动请求加入到他们的志愿服务中。

就读于广东金融学院,今年9月份就要升大二的青年志愿者姚柔帆告诉记者,她经常在新闻中了解到志愿者在防疫一线发光发热的故事,令她十分触动。今年暑假回家,当她看到家门口的医院接种点正在招募志愿者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据苏奕水介绍,从6月13日至今,枫溪区人民医院就有超500人次志愿者参与了疫苗接种志愿服务。

不仅仅在枫溪区人民医院,从6月2日起,在团市委的牵头组织下,全市各级团委和青年志愿者组织便开始深入我市各疫苗接种点,如市人民广场临时接种点、饶平县青少年宫临时接种点等,开展疫苗接种志愿服务,共同筑起“免疫长城”。

“有的老人独自来打疫苗,不会使用手机预约、不会扫健康码,志愿者都会耐心给他们讲解。”团市委志愿者工作相关负责人陈一思介绍,遇到有老人手机没有流量,志愿者还会打开自己手机的个人热点,帮他们联网。

据了解,自6月2日以来,在我市三区一县各疫苗接种点,有近6000人次志愿者参与了疫苗接种志愿服务。

  寻“失”志愿服务 让城市充满人文关怀

在千年古城潮州,寻失志愿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新华社曾就我市的寻失志愿者进行了专题报道。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廖泽远表示:“寻失志愿者让潮州这座城市具有了更高层次的人文关怀气息。”

自2017年3月组队以来,潮州市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人数从一开始的6人,发展到现在的约500人,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队伍还在不断壮大。

“每一次寻失,总有一些市民被我们打动,进而申请入会,这是我们团队之所以能如此迅速扩大的原因。”该会会长陈顺民告诉记者,事实证明,文明行为的传播力很强,只要我们每个人心存善念、讲文明、有正能量,就会影响到身边更多人。

今年6月7日下午,就读于市区某小学五年级的13岁女孩小陈因与父母吵架后出走不知去向。经过警方、志愿者等80余人齐心寻找,小陈的父母终于与失联10余小时的女儿团聚了。

“每一次寻人,都有一些素昧平生的热心市民的举动令我们动容。”陈顺民说,在那次寻找小女孩的过程中,一名与他素不相识的热心妈妈不仅主动提出要帮他们一起寻人,在得知女孩被找到后,这位热心妈妈不仅给他发来祝贺信息,隔天还给会里送过来100箱的爱心矿泉水,对志愿者们的无私付出表示支持。

记者留意到,在联合会20平方米左右工作室的一面墙上,几乎挂满了锦旗,这些锦旗都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感人故事。“至今我们已经收到了100多幅锦旗,很多锦旗都没地方挂出来。”陈顺民说,这些锦旗不仅属于我们的,更是属于这座城市的,它们就像这座城市的一个个文明印章,体现了潮州的文明形象和人文底蕴。

2019年正月初一上午,河源邓女士举家来潮旅游,八旬的家公家婆意外走失。得知消息后,警方、志愿者等立马展开“地毯式”搜寻,并于当天下午4时许找到了老人。“潮州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气息十分浓厚,我们以后还会再带家人来潮州玩的!”邓女士说。

据统计,4年多来,潮州市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累计收到1200多条求助信息,共有约2万人次志愿者参与了寻失志愿服务,寻人成功率高达96%。“我们寻回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更让一个个家庭团圆。”陈顺民说。

  维护交通秩序 让城市道路更安全更畅通

志愿者正在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潮州市弘德寻失志愿者联合会供图)

每年高考是广大考生逐梦的重要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一个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2021年6月7日是高考首日,在潮安区宝山中学周边道路,志愿者们一大早便来到了这里,协助交警进行交通秩序维护、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

除了协助交警、校方共同维护考点周边的交通环境,志愿者们还为有需求的家长和考生们免费提供一次性医用口罩、矿泉水、应急文具、防暑药品等,以真诚践行服务,为高考保驾护航。

据了解,在团市委的组织带领下,今年高考期间,我市共有近1000人次志愿者参与了爱心助考志愿服务。这些志愿者服务队有潮州粤运志愿服务队、存心友和义工联盟中队交通队等志愿服务队等。志愿者们均匀分布于我市金山中学、高级中学、华侨中学、瓷都中学、松昌中学、庵埔中学、饶平四中、凤洲中学等高考考点周围。

在潮安区宝山中学高考考点周围,志愿者给学生发放矿泉水。(团市委供图)

考生小黄坚定地告诉记者,高考期间志愿者们的行动已经让他在心中埋下了一颗公益的种子。“上大学后,我一定要完成当一名志愿者的心愿!”

当然,维护高考考点周围交通环境只是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的一个方面。随着潮州旅游逐渐火热,每逢节假日,自驾来潮州旅游的外地车辆络绎不绝。为了树立起潮州文明交通城市形象,很多志愿者都放弃了假期休息,主动协助交警参与交通秩序维护和交通劝导,共同维护潮州城市交通环境。

更加可敬的是,在此过程中,志愿者们还身兼数职——帮忙指路、提供开水、发放消毒湿巾等,一个个都是多面手。“志愿者精神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只要我们大家有共同目标,一切都不在话下。”一位多次参加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说。

  走街串巷宣传 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志愿者向市民介绍使用智能分类回收亭,如何获取积分兑换礼品。(市区环境卫生管理处供图)

“您要不要尝试使用智能分类回收亭,正常投放垃圾即可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纸巾、洗洁精、抹布等礼品。”近日上午,在环城西路与北马路交叉口,一位志愿者正在向市民刘阿姨介绍如何使用智能分类回收亭,并指导其在投放物品过程中逐渐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刘阿姨说,她年纪比较大,一开始也不太懂得如何使用这些智能分类回收亭,经志愿者的耐心指导,自己终于学会如何获取积分兑换礼品。“过两天,我要带我的小孙子一起来体验一下,他一定会很开心的。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刘阿姨说。

据了解,今年4月起,市区多个智能分类回收亭正式运营,每天不定时有志愿者在智能分类回收亭旁巡查,并向过路行人介绍如何使用这些智能分类回收亭,同时讲解一些垃圾分类小知识等。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从户外到室内,志愿者们还来到市民家中,手把手教市民如何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目前我们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这两样比较好区分和记忆,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这两样则需要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市民陈阿姨家中,一名志愿者正在手把手教她如何对家中垃圾进行分类。

“我个人十分认可垃圾分类的做法!无奈垃圾分类知识比较琐碎,自己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多亏了志愿者不厌其烦的指导,我才能这么快速地掌握到垃圾分类知识的重点。”陈阿姨说,现在,她经常将自己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亲戚朋友,自己也已经成为了一名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的志愿者。

据市区环境卫生管理处统计,今年以来,已累计约有2120人次志愿者在牌坊街、北门小区等地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志愿服务,累计宣传入户家庭约1125户,开展了大小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约62场,宣传覆盖人群约35210人,营造了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关于文明创评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