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大石山风情

发布时间:2021-09-03 10:49:12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张南山

大石山乃凤凰三大名山(凤鸟髻、乌岽山、大石山)之一,又名大质山、百花山、待诏山,高耸入云,横跨潮安、饶平两县。传说此山有十八面,面面有故事。

大石山“正面”半山腰,南村林、曾二姓祖先来到这里,不辞辛苦,开荒种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少成多,一级级梯田风格独特,尤其是如今遍布屋前屋后的石坎茶园,四季常青,赏心悦目。

环顾四周,东岩、望海、凤凰、尊君、西岩巍然屹立,大山下的新塘、三饶、饶北风貌尽收眼底。

大石山头,巉岩峭壁,成了美丽生活的点缀;岭头松树,成为乡村文化的盆景;沉睡的“花朵”,已经被村民的热情和智慧浇开。

仰望大石山最高峰,春暖花开时节,白雾袅袅,如梦如仙,山峰像一头顶天立地的雄狮,仰天大吼;夏秋炎热季节,清爽宜人,山水融为一体,巨石如珠,构成多层次的自然景观。

民间传说大石山东面有一处大石壁,壁上刻有几行古里古怪的字迹,大石壁下有一个“百花洞”,附近有几穴古墓,地上散落一些瓦砾,坡地长着野六薤、山韭菜等植物。

宋仁宗年间,大石山百花洞住着一个百花公主。她建立一个桃花寨,广集天下英雄,劫富济贫,惩治坏人,深得山民爱戴,纷纷上山入伙,声势浩大,震惊朝野。

宋仁宗命杨文广为征南兵马大元帅,授其妹宣娘为征南总督,魏化、何承恩为左右先锋,挥师直捣粤东。杨文广安营扎寨后,便和魏化、何承恩扮成樵夫去探听虚实,谁知附近山岭把守严密,杨文广无功而返,便把招降檄文射往桃花寨。百花公主不愿受降,召集众将共商退敌之计,决定在狼虎出没的半径山层岩深谷桃花谷两侧布下“炭筐阵”,智取杨文广。一切安排妥当,百花公主派人下战书,三天后与杨文广决战半径山。

开战之日,双方阵势一列摆开,百花公主跃马射箭,飞箭恰好射中“奉敕平南大元帅杨文广”的征旗。杨文广见状大怒,策马直取桃花公主性命,公主急急闪退,把杨文广引进桃花谷,杨文广不知是计,一味死追。只听一声鼓如雷鸣,层岩深谷中一个个装着石块的炭筐滚滚而下,打得宋兵号哭之声回荡不息,战马七颠八倒,啸啸悲鸣,杨文广也跌落马来。百花公主慕杨文广少年英俊,怜其忠良之后,不忍加害,令将他五花大绑、押回候审……

民间故事至今还令人津津乐道,也增添了晨雾似的神秘感。然而,毫无疑问,这里已是一处避暑胜地,乡愁印记,喜欢乡村游者,早已涉足这方宝地。

这片饱浸人类勤劳勇敢、聪明才智的花园式茶輋主人,就是深坑、城格厝、刺竹坑等九个自然村村民,有六百多人口。然而,相当长时间内,这片“赤诚”的土地,乱石遍布,荆棘丛生,虽然泉水叮当,蛙鸣虫唱,鸟语花香,长出来的却是贫困的果实。

九个小村庄也各有各的故事,传说其中城格厝,曾经闹出一个望文生义的趣谈。话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县城黄冈有两户人家要移民三饶南山和城格厝,他们同坐一辆货车结伴同行。一山过了又一山,一山还比一山高。两户人家主人甲乙在车上商议,甲因家庭条件差,乙让他先选地方,甲以为城格厝有‘城’字,一定在城边,便决定去城格厝。汽车像一只甲壳虫,摇摇晃晃驶过“千岛之湖”美誉的汤溪水库,驶下陡峭的御史岭门,鲤鱼墩南面一块平地,司机熄火停车说:“南山到!”乙下车,卸完家私,和甲告别。绕过南门和西门,向西转去,越走越远。汽车来到大石山下,司机说:“城格厝在半山腰。无路可上。卸货!”甲抬头一望,山尖顶着蓝天,苍鹰翱翔,只像一个逗号。

而深坑茶叶“黄枝香”,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与坪溪“白叶”比翼齐飞,香飘万里,名扬四海。这里四面环山,云雾缭绕,潺潺流水,空气新鲜,阳光普照,其茶色泽金黄透亮,味道香醇爽口,蜜韵独特,回甘力强。远销香港、泰国、东南亚一带。正如深坑人门联:深山茗香飘万里,坑泉茶韵溢千家。

大石山上,水泥路已经铺到各个自然村,铺到茶輋,铺到蓝天上,轿车开到家门口,犹如开上南天门。黑夜里,一盏盏灯火,慷慨大方,和星星混在一起,难以辨认,如梦如仙。这生活,这风景,还有百花公主新的故事,对于这片山坡主人来说,奇迹也许才刚刚开始。

在大石山西面半山腰,居住的是一个更有故事的畲族村——石鼓坪……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