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24 11:09:24 来源:潮州信息网
□ 张景潮
知道“桃园”这个名字,在我十三岁那年正月初二,邻居家来了两个“桃园客人”,一大一小。我偷偷去看,那个小客人,长得白嫩粉红,说话带着轻轻的燕子那婉转的声音,于是,我就断定,桃园肯定不在大山里。
令我忧伤的是,那个小客人好像昙花一现,从此没有再来。
读高二时,同班有女同学名叫彩色,来自桃园,我才确定桃园就在大山里,心情有点失落。而彩色是不是那个女孩呢?我又不敢问,一来那时候男女同学还没有打招呼,二来害怕她否认。于是,梦啊,宁愿悬空,也不想跌落。
戊戌晚秋星期六,我和友人在高陂住了一晚,第二天走省道返回,途经黄山水,无意中看见路标有桃园二字,都说未曾去过,而我只到过桃源瀑布。听说有瀑布,都说去。
司机打开手机导航……
后来,我在收集“乡村故事”资料的过程中,对桃园有了更多认识,但也只是一个轮廓而已。据说村庄周围种有很多桃树,春暖花开,似一座桃花源,故而取名桃源,因“源”与“园”谐音,改为桃园。
黄山水小溪对面,桃源电站同一个方向,韩江林场右边T字路竖直进去,几个上岭下岭及三转四弯之后,有一山窝,蓝天白云,苍鹰高飞,燕子低吟,溪水缠绕,炊烟袅袅,这里便是桃园。在三饶镇北部十三公里处,原为韩江林场管辖。这里曾经是饶平至大埔古道的组成部分,也是挑夫歇息和补充水分的站点。漫漫古道,沧桑往事,已成茶余饭后谈资。资料显示,桃园辖有内、外桃二个自然村,陆袁黄等姓五百多人口。
桃园未到,桃源瀑布先到,一道山岭半坡处,对面山坑流水的哗啦声,是对客人的欢迎和表白。
康熙年间进士陆应瑄进桃源探访宗亲所见瀑布壮观画面,遂题写《桃源瀑布泉》:
有泉悬石壁,奔下势如狂。
石激喷珠石,岩穿响璈琅。
飞云垂练白,开剑洗芒光。
泻出重岗外,润膏百顷庄。
飞流垂瀑,像一片被拉伸的麦芽糖,虽不及庐山瀑布,但也有它的雄姿魅力以及自然景观,故远近知名。长年累月冲刷出来的坑坑洼洼,泉水墨绿,清凉洁净,闹中取静,也是洗澡消暑的绝佳地方。
桃园四周石柏岭、张公岭、佛仔岽,海拔高超千米,绵延起伏,丰富多彩,也是飞禽走兽的天堂。在相当长时间内,桃园虽然像世外桃源,木材充足,山地广阔,泉水清甜,然而,村民不仅有野兽威胁,有天灾人祸,还经常被强乡恶人清洗掠夺,生存艰险。父亲曾经告诉我一个令人悲痛欲绝的故事。有一年腊月,桃园人又被北邻一大乡恶人抢劫,女人和老人被关起来,男人被捆绑在树上,脚底用利刃割破,血流如注,疼痛不堪。劫贼走后,有一个受伤的村民,爬行二三十里到贼窝索回一头耕牛。新中国成立后,桃园人扬眉吐气,强乡吃弱乡、大姓欺少姓的强盗行劲再也没有发生了。
来自峻岭秀峰的泉水,就像大山绿色乳汁汇集成溪,流经桃园,一年四季滋润着大片农田,茶香,稻花香。桃园溪与食饭溪在黄山水村前汇合,流过溪西、溪东、老县城,流向千家万户。
桃园水边桥头公园,有一株挂牌古枫,已有一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这株古枫,在春天,激活了整个桃园山水,生机勃勃;在冬天,染红了整个桃园天空,霞光满天。
至此,我才知道,高二那位女同学为什么起名彩色。
桃园山中还有竹仔笋、金樱子、蕨菜等等,坑里有龟、蛇、螺等等,还有山猪满山跑,猫头鹰半夜叫。尤其是清明节前后的竹仔笋,拇指大小,剥壳洗净,或熬或炒,味道鲜美,可以久贮冰箱。这些山珍,味道鲜美,送一把给城里亲朋好友,大受欢迎,吃了还想要。
以前,祖先走进大山,为了活着;如今,后代走出大山,为了活得更好。便不矛盾,正是应了那句俗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孩子出外读书,年轻人外出谋生,留下守望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乡村,一片茶輋,一点收获,还有一份乡愁,一份割舍不下的情怀。
蛙声十里,茶农采茶,小狗荡秋千,小鱼在溪水翻跟斗,桃园越来越有文章可做了,年轻人需要的却是更加精彩的世界,一片茶輋,一份乡愁,也许只是生活的一匙胡椒粉罢了!然而,这片山水依然以其美丽的姿态迎接春夏秋冬,以及游子的一次次回归。
正如桃园枫树在己亥年秋天的轰然倒下,为之失色,为之惋惜,可这也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用伤心,不用叹息,再种上一株,明天照样“霜叶红于二月花”。
而今,从桃园水泥村道走过的,除了汽车,就是摩托车,没有板车,没有挑夫,没有赤脚走路,硬要说有,那也是“徒步者”为了刺激神经,锻炼身体。
我真想桃园也有一二户“亲戚”,下次去游玩的时候,至少可以在那里住一两个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