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寒夜书香

发布时间:2021-12-13 10:34:24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江育彬

寒夜读书,可谓人生一乐。

金圣叹说过:“雪夜围炉读禁书,为人生至大幸福。”寒夜无客,暖炉孤灯,闲适悦读,自得其乐,其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袁枚写过一首题为《寒夜》的七绝:“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诗写得非常有情趣,颇有画面感:书生读书入迷,完全忽略了枕边人的感受。受到冷落的美人一把夺过灯火,嗔问郎君岂知现在是何时了。

在古代,读书人挑灯读书是常见的,既有一边读书一边感慨人生的“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也有劝学者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还有鼓励考取功名的“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夜读生活,春夏秋冬都有,只是这寒夜读书,别有一番况味。

冬夜寒冷寂寥,少了很多室外活动和交际应酬,便有了充裕的时间来读书。尤其是夜阑人静时候,万籁俱寂,不管是躲在被窝里看书,还是边喝茶边看书,都是难得的享受。

林语堂说过:“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

冬夜读书,意境全在一个静字,夜静,人静,心静。夜读的情趣,在悄无声息间,去了白日里的浮躁,少了名利场的烦恼,心绪放空,陶醉于书香,遐想于阅读。尤其是雪夜读书,更添几分情趣,听着窗外北风呼啸,就着橘黄色的灯火,拥被看书,独享这一片只属于自己的安静。有时候风停了,只剩下雪花落下的声音,在树叶上,在屋檐上,簌簌作响,犹如天籁。

有时候会想起小时候寄居在外婆家的那一段时光。那时候的我识字不多,外婆和舅舅就给我讲故事,讲三国、讲隋唐英雄、讲岳飞。外婆家的书柜,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未知世界。很多时候,就在光线微弱的煤油灯下,捧着一本书,看得分外入神。外婆爱读书的习惯,无意中树立了一种家风。书中不一定有颜如玉和黄金屋,但读书的巨大作用是毫无疑问的,倘若用心去读,定会终身受益的。

人在旅途,总是不忘带上一本书打发寂寞。记得某年冬天出差到北方,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百无聊赖之际,想起行李箱中《阅微草堂笔记》。于是翻身起来,找出书来,一页一页看着。不知不觉间,思绪随着文字舒展开来,一股暖意自体内慢慢升腾,抵挡住彻骨之寒。

冬天昼短夜长,这样显得时间更为充裕,更能令人沉下心来,细细感受书香之美。可以随意打开枕边书,翻看那永远看不厌的唐诗宋词,也可以品读几句隽永句子,然后细嚼慢咽,直至获得一种充实的满足感。

有次看到宋末元初诗人翁森的《四时读书乐》,其中“冬读”一篇云:“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不由想起多年前在湖北的生活,也是在天寒地冻的冬夜,一个人待在屋子里,一手捧着书,一手冲着工夫茶。偶尔抬头看一下窗外的昏黄的路灯,以及路灯辉映下的点点雪花。目光所至,皆是诗意。

冬夜读书,再加上一份宁静的心境,将读书之趣融入冬夜之妙,该是何等的人生幸事。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