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1 20:12:08 来源:潮州信息网
潮州农商银行自2019年6月开业以来,坚持党建红线融合业务主线“双线缠绕、同频共振”理念,以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体现政治站位,切实履行“改制不改姓”政治承诺,致力于打造“服务潮农潮商、专注潮汕特色”的精品银行,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9月末,各项存款余额348.21亿元,比开业时增加55.61亿元,增幅19.01%。各项贷款余额177.50亿元,比开业时增加54.69亿元,增幅44.53%。存贷款余额持续均位列全市同业首位。
一、坚持加强党的领导,筑牢金融党建“桥头堡”
开业以来,潮州农商银行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以政治站位引领市场定位,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将党的领导写入公司章程,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打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工作生态。搭建党委为领导核心、股东大会为权力核心、董事会为决策核心、监事会为监督核心、高级管理层为执行核心和“树形银行”为治理理念的“5+1”公司治理体系。二是践行初心使命。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整合当地红色资源,打造“勇立潮头”党建品牌。在茂芝会议旧址所在地设立“金米普惠金融讲习所”,在市区参与李厝祠“红色金融暨革命文物展”共建项目,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堂”,着力实现党建活动与业务发展、自身品牌建设与乡村治理、业务培训与客户体验“三个融合”。三是狠抓行风行纪。严守风险底线,把纪律挺在前面,敬畏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和监管准则,紧盯关键人物和关键岗位,建立灰名单管理机制,加大员工异常行为排查网格化管控力度,持续推进案防建设,排查违规率从开业初期的12.46%下降至目前的0.06%。
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争做地方金融“排头兵”
潮州农商银行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打造全国标杆农商银行目标,以乡土牌、特色牌、党建牌打造“村社银行”,以“整会授信”“整街金融”打造“社区银行”,以深耕GBC端(政府、企业、个人)和县域经济打造“特色银行”,大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融资支持。建立茶产业、冷链产业等产业供应链金融对接机制,开业以来累放贷款54.6亿元,为高铁新城、万达广场、凤凰广场、智能卫浴、东岸国际、佳宝水果深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二是构建支农支小服务体系。打造“党建+政策池、工具箱、服务包、专业队、案例库”支农支小模式,开业以来出台支农支小专项信贷政策12项,推出支农支小信贷产品28个,新发放支农支小贷款125.64亿元。三是积极履行法人银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潮州社会公益事业,共出资540万元,用于支持市县区慈善机构及公益活动、设施等。开业后纳税额4.21亿元,超过开业前10年总和,助力地方经济增长。出资设立“粤智助”政务服务自助机899台,全面覆盖全市镇街、行政村。
三、坚持金融服务“三农”,勇当农村金融“主力军”
潮州农商银行主动契合潮州市乡村振兴的全景图、路线图,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三个银行+点线面体”支农支小模式,系统性整合资源,探索创新模式,优化创新机制,推动业务模式转型与产品服务创新,打造一系列特色业务,持续提升“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一是建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机制。积极参与“潮农投”组建工作和“潮农路演”系列活动,选聘97名乡村服务官担任驻村金融助理,建立信用村219个,建档1.7万户,累计发放贷款7.77亿元,不断扩大支持乡村振兴的覆盖面。二是以特色产品服务特色产业。打造“整村授信+专属产品”特色产品,全方位对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截至2021年9月末,整村授信业务已覆盖569个村,占全市行政村64%;项目总金额27.77亿元,已授信户数4083户,授信金额7.27亿元,贷款余额6.33亿元。三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乡村文旅”“茶旅走廊”和“潮州菜”等重点项目,创新开发“美丽乡村贷”“茶叶收储贷”“粤菜师傅贷”,向“潮州菜中央厨房”产业整体授信10亿元,支持“潮州菜”品牌营销渠道创新;向浮滨镇“狮头鹅”原产地产业振兴协会整体授信1亿元,用于发展 “狮头鹅”特色品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