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3 14:59:22 来源:潮州信息网
通过回收流转或回收承包款增加村集体收入约600万元、利用原村址地块建成“社光新村”经济适用房108套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村民生活补贴去年已逐步增加到每人每年1000元……在基层治理工作中,与社区治理侧重服务不同,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把乡村治理的重心更多地放在发展上。
近年来,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找准区域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治理在“自治、法治、共治、德治、智治”等五方面融合发展,实现“综合治理好”“经济发展好”“社会治安好”的“三好”平安乡村治理效果。今年9月,社光村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坚持党建引领 激发“自治”内力
社光村坚持把党建引领放在平安建设、基层治理的首位,坚持贴合工作实务和服务群众需求,切实提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效果,锻造坚强的村“两委”班子。
为更好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村党总支部在新建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面完善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等功能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党群联席会议、党员直联、村民议事等32项制度。去年来,社光村充分运用“四议两公开”和“阳光三务”工作制度,地毯式开展“三资清理”专项行动,排查清理6个区间单元的119份租地合同共24亩超出用地,并通过回收流转或回收承包款增加村集体收入约600万元。村集体还利用原村址地块,改建为经济节约型的农村小区,建成“社光新村”经济适用房108套,完善园区绿化、电梯、物业、停车、保安、保洁等基础设施配套,切实增强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去年,该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85万元,今年总收入预期达600万元。随着乡村经济不断发展,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得以调动,更积极广泛参与村级各类事务商议决策。
营造学法氛围 践行“法治”理念
为更好践行“法治”理念,护航乡村振兴,社光村结合“一村(社区)一顾问”制度开展律所联调,组建“司法”援助组。通过聘请法律顾问与驻村民警、村治安主任联手为村务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宣传、纠纷联调工作,组建以来为村级事务提供法律咨询23次。
在营造浓厚学法氛围方面,社光村还将原有景观小公园打造成“法治文化公园”,落实好打击黄赌毒、防电信诈骗、扫黑除恶等法治宣传工作。与此同时,该村还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移动社区法治讲堂”,组织民警、律师等专业志愿者定期义务为村民上法治课、平安课。今年来共开展“移动法治讲堂”12次,村民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今年,社光村被评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区域单位联动 凝聚“共治”力量
为凝聚党群“共治”强大合力,社光村着力集聚“共建资源”,定期开展党群服务志愿服务,共同为各项治理事业出资出智出力。
在“硬件”方面,该村联合区域内8所学校、企业单位组建“共建共治共享”联席会议,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其中,宏基混凝土公司为村道建设捐赠价值70多万元的混凝土;玉瑶山庄为文化公园种植价值近100万元的绿植花卉;韩山师范学院捐资10余万元在村道出入口建设治安岗……
而在“软件”方面,该村广泛发动社会群体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及热心群众协助参与巡逻防控、安全防范等工作,由村联防队员、村保安组成员、志愿者共同组建巡逻队伍,突出“步行+自行车+摩托”三路巡逻法,形成平安、文明、和谐的平安巡逻防范机制。近日,社光村“警务室”被评为“岭南标杆警务室”。
弘扬新风正气
提升“德治”水平
为更好打造守望互助、平安共享的睦邻文化,社光村开设了“厝边头尾”茶寮谈心室,组建“三老常青顾问团”调解组,由村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参与纠纷调解,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在“茶聊”中化解村民矛盾纠纷。
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下,社光村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向好。该村还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逐户签订“门前三包”协议,目前已挂牌文明户600多户,有效实现乡村风貌大提升。同时,该村设立的“文明驿站”也吸引了众多村民加入志愿服务行列,做好提供“书报阅览、免费饮水”等服务,乐于奉献的文明乡风日渐形成。
此外,针对有的村民信用卡透支导致“失信”这一问题,社光村收集建立了“信用透支”“失信”人员数据库,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全村开展“道德讲堂”和法治宣传,倡导诚实守信的乡风文明。
聚焦平安建设
用好“智治”引擎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赋能乡村治理,社光村还依托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三大平台,将外围的“平安潮州”高清摄像头联入综治信息指挥平台,同时在村内部主要道路、出入口、学校等集中地域安装26套高清视频监控设备,满足全天候社会面实时监控需求。
在此基础上,该村还在主要区域增设8个应急大喇叭,辅助治安管理,及时快捷向村民发布灾害信息和公共安全事件预警,搭建户外宣传大屏发布平台,提升村整体应急响应能力,不断提升平安文明乡村建设。(潮州日报记者 陈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