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4 09:02:35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潘新日
走了一段,我还是转身查看了一下邻居门口的绣球花。我爱人和我抬杠,说那是一棵小树,我就打开“行色”软件,扫过之后,把结果让她看,她才服气。
也不怨爱人固执,主要是在我们那,“绣球”实在不常见,如果不是在花期,真的很难认出来。
实际上,这几年,很多没有见过的花被广泛运用,公园、小区、市政道路,比比皆是,只是她没留意而已。
我有个习惯,凡是自己不认识的花草树木,总要通过行色软件进行确认。现在信息发达了,好多东西,用手机一扫,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我认识绣球花不是用软件求证的,而是在朋友家里,当时,正值花期,就询问了主人,从那以后,我便记住了绣球花,包括它的一枝一叶。
绣球花又名八仙花、紫阳花、七变化、洋绣球、粉团花。其形百花成朵、团扶如球;其花花大色艳,花色有蓝色、白色、紫红、粉红、桃红等色,在民间有很多关于它的故事和传说,大多与爱情有关,应该说,人们把对它的喜爱都赋予了许多美好在里面。
童稚痴狂缭乱走,绣球花仗满堂前。这是唐代的元稹看到女儿淘气地在花间跑来跑去,把绣球花仗弄得遍布堂前写下的诗句。各折一枝入深院,欢声赢得绣球归。这是宋代的方回看到一群人各自折了一枝绣球花带进深深的庭院,说笑着、打闹着,捧着绣球花行走写下的诗句。几日春残不在家,阶前开遍粉团花。这是元末明初的张昱在他外出几天回家后,看到家里台阶前开满了粉色的绣球花时写下的诗句。昔年快阁曾看雪,今日花开当雪看。这是明代的沈守正回忆他曾经在楼阁中看雪景,今年错把绣球花开当做雪景来看时写下的诗句。不分蔫红茜紫色,金波偏照香浮。这是清朝的王芳舆看到姹紫嫣红的绣球花时写下的诗句。可见,绣球花在古代文人眼里的重要性和流淌在心底的万千芬芳。
绣球花从不同的朝代走来,它的脚步踏过王侯将相之家,也踏过寻常百姓家,是花,就要怒放,是花,就要烂漫,大自然的馈赠,永远没有贵贱,贵族和平民一样平分着清香和艳丽,愉悦着每一个生命。
绣球花原产在地中海,开出的花比较娇艳,人们喜欢它的品质,便在自家家的园子里栽植。走在路上,乍见粉红色的花蕾和白色的花朵,一簇一簇的竞相开放,那些花立刻占有了你所有的享受,因此,在我们那总是把绣球花比作希望、忠贞,美满、团聚。很多人认为,受到绣球花祝福而生的人,极富忍耐力和包容力。同时,绣球花圆形的花朵、美丽的姿态,象征着与亲人之间斩不断的联系,无论分开多久,都会重新相聚在一起,因而寓意着“美满、团聚”。又因为,在短短的一个月花期当中,它的颜色会产生许多变化。而且并不是单纯地由红转蓝或由蓝转青。所以,绣球花又暗指“变心、见异思迁”。但不管如何,绣球花是美的,美的让人无法忘怀。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抛绣球的故事,比如在《西游记》的故事中,玄奘的父亲陈光蕊就是因为接到绣球才被丞相女儿看中,那时候正是丞相之女抛绣球择婿之日,恰巧陈光蕊从下面经过,那小姐看到陈光蕊心生欢喜,于是便用绣球打中了陈光蕊帽子,于是两人便在一起,生下了玄奘,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最早记载于二千年前绘制的花山壁画上,就有甩投“飞砣”的画面,只是后来,人们将飞砣改制成绣花布囊,互相抛接娱乐。到了宋代,逐渐演变成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其盛况如日中天甚为时行,宋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云 :土俗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用古兵器“飞砣”命名的五色彩囊,便是后来的绣球了,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的记述更为明显:“男女目成,则女爱砣而男婚已定”。现“抛绣球”仍在广西百色、柳州、南宁、河池等地区广泛流传。
元代的戏剧《吕蒙正风雪破窑记》里,讲了一个由抛绣球而引发的一出悲喜剧。故事中的女子要嫁人,便弄了一个抛绣球活动,心里想着砸中谁就选谁,不管是当官的、做生意的、读书的,都可以,没想到绣球抛下去了,意外砸中了一个叫吕蒙正的穷秀才。这名女子一心一意想要嫁给他,但是她父亲死活不同意,于是她被父亲赶出家门,她和吕蒙正一起居住在一个破窑洞里。后来吕蒙正高中了状元,这才被女子父亲接纳,一家人重归于好。
当然这些故事和传说的后面都隐藏着一段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绣球花也因为其自身娇媚和艳丽,带给人们无数的视觉冲击,让你沉浸在生活的美好里。
绣球、绣球,花开的时候,就会有人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