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忆虎

发布时间:2022-01-21 09:18:03 来源:潮州信息网

□ 杨泽文

五十年前,在群山环抱的偏远小山村,我是一个整天手拿皮鞭的牧羊少年。白天,我赶着一群黑山羊,到村外的空旷草场放牧;晚上则在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津津有味地聆听奶奶讲述她的过往生活,其中与百兽之王老虎发生的冲突经历,曾让我感到胆战心惊,继而夜不能寐。

在20世纪之初的一些年月,我那年幼的奶奶曾随其亲人在大西南的云岭山川流浪与迁徙。也就在这一艰难过程中,她的几个亲人曾先后遭到老虎的袭击而致死或致残。那是老虎吃人的故事到处流传的年代,也是每一座高山都有老虎出没的年代。

奶奶在老虎出没的山野诚惶诚恐地长大。可有一天奶奶的父亲在山地里遭到一只白额老虎的袭击惨死时,手握一把长剑的奶奶却最终没有勇气去拼命刺杀那只白额老虎,而是抹着眼泪与亲人们一同放弃了正在建设着的林中家园,继而下山安家落户。此后,那只白额老虎再也没有下山来袭击,而是时常在晨昏时分的雄峰绝顶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啸,于是群山肃穆,百兽安静。

记得奶奶回忆起与老虎相关的那段历险生活时,不无伤感而又睿智地对我说过,其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她对老虎充满仇恨。可后来渐渐明白,她的亲人之所以遭到老虎的凶狠袭击,根本原因是亲人们首先侵犯了老虎的领地。与其它动物不大相同的是,老虎的地盘观念很强,它一般不轻易放弃自己的领地。一旦有入侵其领地者,它都很快主动予以袭击,拼死也要捍卫自己赖以生息的空间。

在故乡的群山中,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被人持续猎杀,就连曾活到九十四岁高龄的奶奶也说不清楚。奶奶说只记得有一些年月,从山外来了一批又一批素不相识的打虎队,他们钻森林爬高山,然后时常传来依稀枪击声。而在我的记忆中,故乡山野的最后一只老虎是被人设了陷阱而被捕获的。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一个寒冷冬日里,一个七岁乡村少年的惊恐目击中,从山中而来的一群陌生人,将四方形的一个大铁笼抬进了村里,铁笼中关着一只气息奄奄、两眼暗淡的棕黄白额大老虎。这一群讲着外地方言的陌生人,在村购销店里说说笑笑、买吃买喝之后,才将黑色的虎笼抬出村外,最后在村人的无言目送中走上通往县城的山路。那些年,在县城的一些烟酒专卖店里,公开销售着价格不菲的虎骨酒。

自从故乡的群山没有了老虎之后,山脚下生活着的父老乡亲便开始不再惧怕高山了。他们像进入自己的菜园子一样坦然地反复进入山中或砍伐或开荒,把一座又一座山峰弄得千疮百孔。群山上的动物也日渐失去森林的护佑与生存保障,一些动物的消亡则导致了另一些动物的无限繁殖。有一年,乡亲们在山里垦种待收的一大片苞谷林,竟在一夜之间被迁徙而过的数百只猴子一扫而光。对此奶奶只说了一句话: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啊!

在群山无虎的年代,我注定无法聆听到真正的虎啸。尽管多年后我在省城的一个动物园中,近距离地仔细观看过几只大老虎,但与奶奶当年曾经给我描述过的凶残老虎相比较的话,我所看到的其实已不是真正的山野老虎了。那些豢养在铁笼中的猫科动物早已失去了原有的本性,它们在饱食终日中变得温顺而没有了虎威。而相关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的老虎大部分被豢养于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内,真正野生老虎的数量已经不多。究其原因,除了过度的滥捕滥杀之外,最主要的是人类破坏了老虎的正常生存环境,使老虎的活动范围和生存空间变得愈来愈小,由此减少了老虎的食物来源,以至野生老虎根本不可能进行正常的生存与发展。

故乡的群山,曾经因老虎的时常出没而变得异常神秘,成为不可轻易侵犯的神山。奶奶曾经是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难得的开悟者。而失去了老虎出没的那些山峰,也很快在乡亲们的心目中失去了威严与神圣。对此,年迈的奶奶并不高兴。她生前常常在家里唠叨:人啊,到什么都不怕了,那才可怕呢。

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说,人与老虎在自然界中都有共同生存的权利。即便老虎再凶猛,也从未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过主要威胁。群山无虎,并非是人类的生存福音。

值得庆幸的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故乡的那些无虎群山已划入国家天然林(修复)自然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的封山育林管理。真心期望将来有一天,故乡的父老乡亲能在茂密森林覆盖的群山中,重新见到久违的众多山野动物,甚至可以聆听到传说中的高山虎啸。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