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文化 > 潮州故事

隔壁老王

发布时间:2022-02-15 08:58:45 来源:潮州信息网

□ 郭斯庆

老王接近七十岁了,五年前王婶脑梗中风偏瘫行动不便,为更好照顾老伴,老王看中离市医院不远,附近有公园也有大型商场的小区,掏钱买了我家对门一套两居室的二手房,于是我们多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隔壁老王。

老王大名王大山。据他说,当年老妈怀他十个月了还在老家凤凰山茶园里干活,临盆前几天,摘茶时不小心脚下一滑,趔趄倒地,他就呱呱坠地。老爸看着襁褓中满脸皱褶、哭声洪亮的小人儿,环顾远山如黛,跟老婆说,咱王家三代“单丁”,孩子就叫大山吧,希望他能够壮壮实实健健康康地成长。有凤凰山的好山好水滋养,有父慈母爱呵护,王大山见风就长,十四岁已经窜到一米六左右,但也就到此为止不再往上拔了,只是一年年地横向发展。我们结识他时,他的腰围都跟身高差不多了,够壮实的。住我们上面六楼的老林跟老王年纪相仿,常开玩笑:“老王兄弟,你这身段还叫大山啊?是小丘吧?”老王笑呵呵解嘲说:“我个人很努力的,奈何遗传基因不行啦!”

老王父母早逝,给他留下了几十亩茶山近百棵老枞水仙茶树。老王自小就跟着父母在茶丛里钻,父亲制茶时他也在一旁帮忙,虽然只读了五年小学,但耳濡目染加上肯吃苦爱琢磨,四五十年功夫,老王成了凤凰山众多茶农中的佼佼者,颇受业界行家认可。你若跟他说陆羽,说茶碱茶多酚,他不懂,但只要是谈及种茶制茶技艺,从育苗、修枝到嫁接、施肥,从采青、晒青、凉青到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等十八般招数流程,老王可以滔滔不绝说个一天半晌。几十年的摸爬滚打,他练就了闻香识茶的过硬本领,不管是哪个香型的凤凰单丛茶,只要捏一小撮闻一闻,什么“东方红”、“杏仁香”、“锯朵仔”,保证都精准无误,说他是“茶痴”可是一点也不为过。随着凤凰单丛乌龙茶声名鹊起,茶价不断攀升,老王成了大山里面先富起来的那批人。这不,老家建起了一栋三层半小洋楼,一双儿女也都在城里买了商品房。他说:“我还是喜欢老家的山山水水,一天不看到茶树,不闻到茶香就感觉不大舒服。要不是老伴病倒了,山里医疗条件差,我是不会进城住的。”

老王是个宠妻狂魔,别看他整天跟大家嘻嘻哈哈插科打诨的,在王婶面前却一点也不敢造次,倒不是王婶有多霸道,是因为他太在乎她了。大伙都逗他是“妻管严”,他却说他欠老伴太多了。说当年王婶是时任公社集体茶厂厂长的独生女,父母把她宝贝得,就是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心怕摔的那种。姑娘长大出落成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美人儿,身边不乏条件优秀的追求者,但她偏偏相中了毫不起眼的同学王大山,而且不管父母的强烈反对,毅然决然地跟他裸婚。童话版的青蛙王子故事当时在凤凰山轰动一时。王婶瞟了他一眼半嗔半笑插话道:“当时以为你是潜力股,谁想让你忽悠了大半辈子。”老王动情地对我们说:“打从结婚那天起,我就在心里发誓,要永远对妻子好,要让她早些过上好日子。我不敢说自己有多好多能,但我真的很刻苦很努力的。”结婚后他拼命三郎似的长年累月在茶园劳作,在作坊制茶,日子是慢慢好起来了,但繁重的家务活却让妻子嫩如葱白的手日渐干裂粗糙,吹弹可破的脸也悄悄爬上了皱纹。生大儿子时还大出血,去鬼门关走了一遭,差点把命丢了。说到这,老王不无愧疚地说:“造化弄人!眼看着儿子能接班了,我俩可以享清福了,不曾想老伴却摊上这难缠的病。她一直有三高,是我忽视了耽误了她,没能让她过上几天舒心日子,我对不起她啊!大伙说我该不该好好弥补?”我们都嘘唏不已,点头称道。王婶抚着老王的手,幸福满满地跟我们说:“他一点也不欠我什么,我挺知足啦,真的!”

事实证明,老王做的比说的还好。五年来他无微不至地照料王婶的生活起居,酷暑帮王婶摇扇纳凉,寒冬给王婶掖衣暖被;每天一次洗脚擦身,早晚一次揉捏按摩。明知王婶这病难缠,仍然四处奔波打听,访名医找偏方寻良药。王婶有时心绪不好,发脾气拍桌子摔杯子,他不恼不愠,始终笑脸相陪;王婶寂寞郁闷,他买来轮椅,推着老伴在小区花园里赏花观鱼,呼吸清新空气……如此这般地甜蜜恩爱,羡煞旁人!

老王他开朗豁达、心直口快,典型的“自来熟”。搬到我们那没一星期,楼上楼下他访了个遍,不到两个月,全小区十一栋楼二百来户人家,几乎都知道本小区来了一个快乐老王头。他不抽烟不喝酒,就是嗜茶如命,起床一泡茶,餐后一泡茶,每天至少四泡茶。见人就热邀“有闲来喝茶”。他跟我们说,家里别的没有,好茶管够!老王好客健谈,王婶喜欢热闹,大伙也乐于捧场,他家很快成了小区的“网红打卡点”,张家李宅、城里郊外、天南地北,小道消息、新闻轶事,俨然一个信息集散中心。

老王生性善良,为人正派,古道热肠。他在凤凰山茶业圈里是炙手可热的大红人,拥有了众多粉丝。时不时有后辈上门拜师学艺,他总是热脸相迎,悉心指导。但他坚持一个原则,非生态茶叶种植户恕不接洽。“最痛恨那些毁林烧山种茶的,看他们把凤凰山都祸害成啥样了?”拜访者常常整袋整箱好烟好酒往他家里送,有心急的甚至八千一万地递上红包,都让他一一给回绝了。他说你我是以茶会友,是交流探讨,谈钱送礼就俗了,“茶”也就不醇,变味了!有时茶山上出现旱情涝灾虫害什么的,总有徒子徒孙请他前去把脉开方,他二话没说,第一时间叫来女儿照顾老伴,匆匆驱车上山。到现场帮忙谈看法提意见给主意,问题解决了,人家要给咨询费辛苦费啥的,他分文不取。他的口头禅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乐观热情的老王爱管闲事爱抱不平。他是小区的义务调解员、卫生监督员和治安巡逻员。谁家夫妻不和婆媳反目闹得鸡飞狗跳的,准找暖心大叔老王。老王也着实靠谱,跟王婶一唱红脸一唱白脸,不出二泡茶工夫,那些家庭琐事都会烟消云散。他陪王婶小区花园溜达兜风是真,巡视小区环境卫生也不假。要是看到纸屑烟蒂塑料袋,他会马上找来扫帚箕斗细心清理;若发现有哪家宠物狗随地屙屎屙尿,他会唤来狗主人认领收拾。偶有孩子午间嬉戏吵闹醉汉深夜撒泼耍赖,他都自告奋勇协助保安耐心劝阻。他对大伙说:“小区是我家,美好靠大家!我不针对谁,我就是眼里容不得沙子。”

去年清明节,邻居们或上山祭奠或在家拜祀,小区里人迹稀少。老王买菜回来,无意间发现对面9栋有个四十岁光景的陌生人挎着鼓鼓一背包东张西望地从二楼下来,瞧见老王留意他,马上故装镇定地边吹口哨边朝大门口走去。“会不会是贼?”老王一激灵,猛喝一声:“你是谁,要找谁?”那人神色骤变,拔腿就跑。老王扔掉手中肉菜,边喊“抓贼”边快步追过去,眼看着那家伙就要窜出大门,老王灵机一动,一声猛喝:“警察同志,快拦住他。”趁着贼人惊慌失措顿步不前,老王飞扑过去,拽着对方衣领一抱摔,石光电闪之际,他那小山般的硕大身躯愣是将贼人牢牢地压在地面动弹不得,保安赶来将贼人捆绑住扭送去附近的派出所。邻居们闻讯赶到将老王拉起,却见他身子一歪,手扶着腰部龇牙咧嘴“哼哼”直叫,看来是伤得不轻。众人七手八脚送老王到医院检查,结果是“脚踝扭伤,右肋骨断了两条,留院治疗”。

第二天我与老林沈姐等四五人代表邻居们,推着王婶一块去探望老王,并告诉他那家伙果然是从外地流窜过来的惯偷。急性子沈姐描声绘色说:“也活该那贼人倒霉,跟警察交代是新冠疫情期间‘生意’惨淡,好不容易逮到得手机会,却在老王面前栽了个大跟头。”我们对老王的神勇行为发出一连串问号:“你会看相?您老练过?当时是怎么想的?”老王轻描淡写地说,那家伙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好东西。早年跟人学过几招防身术,未曾用过,没想临到老了倒派上用场了!当时就是一心想抓贼而已,没什么啦。“行啊老王,深藏不露啊!”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王婶瞪了瞪老王一眼,嗔怪说:“把你能的!你以为你杨令公啊,七旬老头还逞英雄?”老王听罢有点难为情,忸怩皱眉连声喊疼。“拜托您二老别撒狗粮啦,我们受不了啊!”众人起哄抗议。“大家静一静静一静”,老林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念道,我昨晚给老王拟了副对联,你们听听咋样?上联是“热心肠勇担当犹如急公好义”,下联“痴茶客宠妻狂就是隔壁老王”,横批是“中国好邻居”。末了,老林还向老王深深地鞠了一躬。老王哭笑不得,林老弟啊,你是夸我还是咒我啊?我可舍不得大伙,还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呢!看这老哥俩一锣一镲的,大伙忍俊不禁,哄然大笑,乐成一团。一时间病房里春光明媚,和风吹拂,欢声阵阵……

自此以后,隔壁老王“急公好义”的美名就从小区传开了,而且越传越远……

关于潮州故事的其他信息推介